促进县域普通高中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2

促进县域普通高中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实践研究

王晓勤

安徽阜阳界首中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500

摘要:薄弱学校可以走“错位发展,文科崛起,艺体突破”的特色办学之路,抓住机遇,实现学校艺术特色大发展,将学校艺体特色教育品牌做大做强。努力提升学校艺体特色教学质量,协调文化课与特长培训的关系,规范合作办学,积极推进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艺体与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统筹兼顾,在艺体生管理上与年级组形成合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关键词:薄弱 发展 艺体 特色

薄弱学校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较差,师生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管理不善和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和社会声望低下的后进学校。造成学校薄弱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姑且不论,笔者就怎样促进县域普通高中薄弱学校的优质发展的策略在此略述一二。

一、外力辅助,政策支持

有些薄弱学校,高中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社会认可度远远低于兄弟学校。此时,政府的政策和支持非常重要。比如政府和教育部门制订高中均衡招生政策、教师学科考试制度,学生联考评比制度,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政策,区域内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融合,资源共享,以先进带后进。

二、自立自强内涵发展

健全制度,严格管理

什么是制度,制度就是规章。是一个社会组织和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和标准。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章,条例,规则,办法等的总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健全而严格的制度。薄弱学校应当在职能部门管理、教师和学生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教科研等方面都制定细致科学有效的量化管理方案,有奖有惩,奖罚分明。

(二)文科突破和艺体特色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19大精神,依据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薄弱学校可以走“错位发展,文科崛起,艺体突破”的特色办学之路,抓住机遇,实现学校艺术特色大发展,将学校艺体特色教育品牌做大做强。努力提升学校艺体特色教学质量,协调文化课与特长培训的关系,规范合作办学,积极推进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艺体与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统筹兼顾,在艺体生管理上与年级组形成合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薄弱学校可成立校艺体中心。艺体中心制定和实施艺体中心考核办法,培训机构量化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各专业培训机构制定符合自身教学特点和实际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年级组制定年级班主任艺体工作考核办法,以上举措可使学校艺体工作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向管理要质量。

2、创造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全面提升学校艺体各专业教学质量,通过联考校考对合作机构进行监测评比,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每年高考成绩,对培训机构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对高一,高二通过美术专业课统一抽考竞赛测试进行评比。

3、建立学校艺体生专业课文化课档案,并对近几年的办学成绩进行详细分析,对考入重点大学的部分学生走访,总结成功规律,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

4、学校体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坚持以体育教学为中心,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扎扎实实的抓好体育课教学,两课两操,阳光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体育比赛等各项工作,抓好足球篮球比赛,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组织学生各级体育赛事和比赛。通过音乐,艺术等形式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艺体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组织开展学生画展,音乐汇报演出等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与名校联合办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薄弱学校与名校联合办学,引入名校优秀的办学经验与管理模式,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扩大品牌效应,建立合作办学校务管理委员会。名校委派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指导工作,薄弱学校派出人员到名校学习。两校学生在课堂设置,考试方式,评价标准,教务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做到统一,实现两校教育资源互融互通,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对接,开放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步实施教师交流活动,教学教研活动,定期举行举办专家讨论,在线课堂经验交流会等。用这些方式促进薄弱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优化提升,薄弱学校融入名校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借鉴名校先进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制度建设的创新。

(四)、大兴教研之风

不能只依靠兄弟学校的帮助,薄弱学校还需建立自己的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科研制度和体系。教师上课要有学期计划周计划课时计划,有教案有教学进度表,做到课前有计划课后有总结。为了促进教师成长打造名师团队,学校可开展“一师一优课”“亮相课”“示范课”“青蓝工程”等活动,教研方面:每周安排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开展“八个一工程”即说一题,做一题,命一题,说一课,导一计,读一著,写一得;采取“师生同考”“师师同考”的方式以考试助教研。另外还要鼓励教师参加各个级别的论文大赛,课题申报活动,并组织教师开发校本教材。

薄弱学校要从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个人基本功训练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组织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深入学习各科新课程理念;二是组织教师研读相关专业理论书籍,汲取知识营养,增强思想和文化底蕴;三是“走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班主任外出学习,邀请外地名师来校指导;四是通过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力促青年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五是通过校级公开课,优质课大赛等方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六是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大力提升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七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向专家型迈进。

参考文献:褚宏启《教育管理与领导》第二卷 2009.12

孙绵涛《教育管理学》 2006.05

梅新林,杨天平《教师教育:实践与思考》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