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以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生命健康产业园二期 A 区 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1
/ 3

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以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生命健康产业园二期 A 区 为例

朱娅薇

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 201114

摘要:本文对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原则进行分析,并以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生命健康产业园二期A区为例,对高科技园的规划与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总体规划、产品外立面及标准层平面设计、景观总图设计等几个方面,力求通过实例具体探讨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在规划建筑层面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建筑设计

新时期背景下,知识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其作为变革的核心力量,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紧跟高科技发展步伐,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项目,在高科技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不但要具有特性,还要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城市文化相融合,有利于新兴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区域的产城融合。

1 高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原则

1.1区位选择

从高科技园发展历程中能够看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园区对交通运输、服务网络、文化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高度重视,科技园区首先在直辖市范围内产生,受到交通、建设规模、环境、房价等因素影响,逐渐朝着周边地区扩散,区位多选择在社会信誉度高、环境优良、交通便利之处,如发达城市的小区、边缘地带或者靠近大学城、研究所等处,为高科技企业先进技术的研发提供肥沃土壤,并营造出良好的经营氛围,充分满足科技园所需的外部条件。在规划过程中,应最大限度控制生产建筑用地,为科技园提供大规模的绿化带,以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促进科学家的技术研发,可对工作效率和创新程度提升起到重要意义。随着集聚规模的累计,又要考虑与居住区、商业区等综合类型的用地进行生态有机融合的升级形态,逐步形成产业新城。

1.2空间与功能

高科技园不但要满足科研标准,还要符合生产标准,在空间规划方面较为严格,在用地类型方面主要分为产业型、居住型、教育型、服务设施型等等。其中,产业型用地为全区企业而服务,为其提供标准的生产设备与厂房,为了维护园区的科研质量与环境,在规划过程中不但可能要满足科研产品中试需求,还要最大限度的控制生产建筑数量;研发型用地属于园内重要内容,与教育用地之间具有紧密关联,二者在企业与高校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为了提高园区开发功能与科技转换率,政府通常鼓励科技园设置专业的科研教育区域;居住型用地主要为了减轻人们的奔波之苦,使工作者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事业中;服务设施用地是在园内建设各类商业服务与娱乐设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园内工作能力与创新程度。本文的研究案例主要是研发类产业项目作为切入点,重点关注此类项目对规划、建筑及环境的设计要求及发展趋势。就目前来说,研发型产业用地依然在园区类开发中占主导比例,依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充分地去研究其市场的真实需求变化与建筑艺术之间如何能达到微妙的平衡。

1.3科技园开发

通常情况下,科技园建设主要由政府、大学或者大型科研组织牵头,多以政府意志为主,是社会与产业政策的产物,在组织机构、表现形式上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由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共同负责经营。通过房地产开发的形式促进技术转让与技术产业化发展,发挥邻近大学、科研院以及相关机构高品质房地产环境的力量,吸引更多科技公司、投资机构入驻,园区开发一般适应以下内容:办公区与科研区相结合,科技办公与技术研发相统一,使人的各种需求、功能间的联系、科技教育交流、生活便利、环境优良等因素均得到充分满足。也就是说以生命健康园项目为例,我们首要的目的不是盈利,产业结构引导是第一源头,而不同时期产业引导的方向及力度随着政府意志的变化也会与时俱进,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开发方式与一般的房产商不同,我们的园区开发规模大,通常一个片区会持续开发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产品本身在规划上要做足功夫,考虑到现在及长远的需求。产品的功能是核心,是吸引蜜蜂的香味,要留住我们试图引入的客户的真正竞争力在于美观之下所具有的“合用”。当然我们也有一些针对性的产业政策,适当地增进我们的客户黏度。以生命健康园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吸引高科技与健康产业研发有关的各类上下游企业,这一源头目标确定了该项目会针对的机构、企业的类型,因此在交通、建筑功能及景观规划这三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同时也巧妙自然地对外立面的设计构思逻辑产生了很强的影响。

2 浦江高科技园生命健康产业园二期A规划与建筑设计分析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临港集团在浦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也渐入佳境,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均已开工,园区内西北、南侧两地块的建设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以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生命健康产业园二期A区为例,对高科技园的规划与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2.1项目概述

该项目位于上海浦江高科技园区东侧D2-05、D1-10地块,与立跃路、三鲁河、周浦塘相邻。初步规划了A区、B区两期,其中A区目前已于2019年12月底竣工备案,B区还在深入阶段。两区分别位于D地块大区中心3万平米景观湖的南侧及东侧,A区地形为平缓坡地,绿洲环路高于周边市政道路约2.5米,本项目中A区-1地块总建筑面积为41709.60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32698.54平方米,地下面积为9011.06平方米;A区-2地块总建筑面积为89915.82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70290.86平方米,地下面积19624.96平方米,项目总投资额为73954.95万元。

5e685770e414a_html_d45e5a81eca462e9.gif5e685770e414a_html_c2972b6b0a82005e.gif5e685770e414a_html_c6ca4dd0cefe0521.gif5e685770e414a_html_574c5f98abc43adf.gif5e685770e414a_html_5a22d473249a15db.gif5e685770e414a_html_5a22d473249a15db.gif

生命健康园A区_本案

生命健康园B_待开发

5e685770e414a_html_d6ce135289831dac.jpg

5e685770e414a_html_2a51d45ca315ec08.png

图1:早期方案

2.2 总体建筑设计理念

工业建筑伴随着工业革命而诞生,在机械时代,其曾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由于机械设备的庞大需求,建筑必须具备足够的空间来承载它们,建筑物的体量尺度也随之膨胀,并受到机械设备放置的种种限制。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的本质以及其包含工业过程的建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产用房等设施越来越呈现出公共的面貌,进而,工业建筑也由传统意义上的满足机器生产为首要任务转变为更关注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更关注其呈现的群体形象,更关注使用者的舒适性要求。

工业建筑的根本变化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使得设计可以依据城市规划,结合地形变化,运用新技术,提供出一个更人性、更生态的新工业建筑群形象。

上海市槽河径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的总体规划采用“一核、两圈、多廊”的布局结构,而本项目基地正好位于内圈与一核相邻的位置。从用地使用性质角度,项目所在基地也正处于从商业、社区服务、住宅到工业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区域位置要求本项目在设计时必须重视其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即作为一个过渡和衔接,如何处理好城市界面。项目中注意控制沿立跃路的建筑高度和体量尺度,以南侧为多层,北侧为高层的建筑排布方式,使面向城市界面的建筑群具有更丰富的天际线和更适宜的建筑尺度。

项目所在基地的形状并非十分规则,基地边界沿北侧道路绿洲环路形成弧形趋势,同时东侧的三鲁河斜向贴临基地,使得基地东侧边界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基地的边线呈现为多方向多角度。工业建筑的性质变化提供了其形态变化的自由度,因而,本项目中将建筑顺应基地边线的变化进行布局,高层建筑形成折线变化,使得建筑群整体趋势与基地形状吻合。

建筑群整体形象犹如跳跃在远航生命之舟上的美妙的音符。项目主体建筑采用巨型豪华游轮的造型,横向线条和具有韵律感的开窗方式演绎着音乐五线谱奏出健康生命的最强音。主建筑退台式的设计完美地切合了豪华游轮的造型,屋顶绿化设计与地面绿化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健康的生命、绿色的环境、快乐的生活之主题。

5e685770e414a_html_7d80a27ec672d328.jpg
2:最终方案

2.3 总平面设计原则

总平面的设计是本着结合地块地形,布局合理、交通组织顺畅、形成适宜的体量组合关系的原则,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进行设置,同时保证达到节能、消防、安全、卫生等规范要求。

2.3.1总体布局

南北向城市道路新磊路将A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块,西侧为A区一1地块,东侧为A区一2地块。

A区一1地块:地块内南北设置了两栋建筑,沿立跃路设置1号楼,5层高,建筑高度为22. 70米;沿绿洲环路设置2号楼,采用退台式形体,分别为5层、8层和11层高,建筑总高度为49. 15米。

A区一2地块:地块内南北设置了四栋建筑,沿立跃路设置1号楼,5层高,建筑高度为22. 70米;沿绿洲环路设置2号楼和3号楼,均采用退台式形体,分别为5层、8层和11层高,建筑总高度为49. 15米。4号楼设置在与人行入口相对应的景观轴上,2层高,建筑高度为10. 40米。4号楼通过设置景观外廊与景观轴线相呼应。在基地东南侧沿立跃路和三鲁河转角处设置5号楼,斜向与2号楼平行,并与1号、2号、4号共同围合成内部景观空间。5号楼2层高,建筑高度为10.40米。

因基地内有DN500的高压燃气管道经过,本项目中将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管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小于6. 5米。

2.3.2出入口设置

两个地块的车行出入口均设在绿洲环路上,分别设置了两个。其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均满足要求。A区一2地块内,在两个车行出入口的中间设置了一个人行出入口,该人行口结合景观轴线成为该地块的门户节点。

2.3.3 建筑立面调整及优化

图2 立面优化效果

项目外立面设计的手法在深入的设计研究中,根据招商园区专家意见和建筑立面顾问的意见进行了几轮的设计思路头脑风暴及优化调整,从色彩、材质到细部逐步向高科技企业健康类研发楼的方向靠近,最终用通透、优雅的建筑语言,表达出康复和活力的文化信号。

在本项目中,我们采用了连续的条窗呼应流畅变化的层间铝板幕墙造型,统一的设计手法,强调出建筑表皮的整体性:(1)层间铝板装饰面上下线条流动变化,打破传统条窗呆板的横向线条;(2)竖向板面上下倾斜,法线处设凹槽强化,增强立面形象的立体感和趣味性,弱化“窗间墙”的属性。(3)增加遮阳百叶,相应增加玻璃横向分隔,确保窗高不超标的同时,增加构造层次,呼应层间铝板构造,打破玻璃及铝板黑白分明的“条带”感。

同时本项目采用了条窗及装饰铝板幕墙组合的构造,横向线条的流畅感提升,充分呼应该立面“漂浮”、“航行”的设计理念,同时在成本方面,根据门窗深化单位计算及我部以往项目数据保守估计,在提升效果的前提下,相较采用以往全幕墙系统,项目外立面面积约29000平米,立面造价成本可节约580万,立面成本节约近20%,且施工完成后的效果较之方案也达到了相当高的一致性,完满实现了建设方和设计师的最初设想。

5e685770e414a_html_bdb7eebd0ddb0875.jpg

5e685770e414a_html_4d18cccc5b0e3e46.png

图3立面优化时的细部推敲

2.3.4 平面功能设计及产业客户需求

研发类企业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生产空间的面积比例低,办公及研发区域面积要求大,故在功能设计上要着重于研发、办公、会议及展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统一单元化,标准化的模块式设计和办公空间辅助空间的集约化设计实现办公空间的灵活运用和可持续发展。办公区采用单元化,标准化设计,以模块式布局办公空间,无论从建造,装修上还是以后的租售可行性都达到了办公空间效能的最大化。

5e685770e414a_html_1d2f42082ee702e5.png     同时健康城项目的办公空间在设计上需满足人们工作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并且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空间尺度方面从传统小开间、全封闭办公空间转换为大开间、灵活开放的办公空间。此外,将休息区、会议区和办公区三者有机结合设置,形成具备流动感受的体验空间以加强员工的交流与协作来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以健康城项目潜在客户需求来说,我们加强了对机电的管井预留,并对于很常见的荷载局部增加、屋顶设备增加、污水处理增量、用电增容等可能性都与园区同类型企业进行了前期调研,在项目中有前瞻性地进行了考量。

2.3.5 室内精装修设计及产业客户需求

1简洁现代化的大堂设计,满足园区企业对企业大堂形象越来越高的要求,增加人脸识别、大堂咖啡区设计、人流物流分流组织等适应现代商业活动模式的设计内容。

2)分不同户型提供不同的菜单式大堂设计。对于独栋产品,考虑到客户自持的心理需求,果断不装修,欢迎未来客户根据自身企业文化进行独立装修。对于双拼产品,则提高公共大堂装修标准,提升用材的高档感,营造高雅简约的商务感受,强调体验感。紧凑多户型楼栋的公共大厅设计以集约为原则,明亮小巧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得房率。

3)注重空调、新风及照明的智能化设计,提高研发人群的舒适度,从软环境上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效率和灵感。

2.3.6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包含入口形象景观,庭院景观,建筑周边绿化,屋顶花园等设计内容。

室外场地部分通过铺装、创意树池、木平台、水景等元素营造出现代化的创意办公空间。强调入口空间的开放性、广场空间的休闲性、休憩空间的私密性、绿化空间的怡人性,营造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生产活动空间。

屋顶花园部分主要通过铺装与纵向感的绿篱地被相结合,适当布置休息桌凳,突出屋顶空间的休闲感、私密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休闲性的活动空间。

在景观植物方面,根据每个功能区的功能需求及场地特征,搭配不同植物品种,力求达到“四季有景、四季有绿”的植物氛围。整体风格简洁、现代,塑造现代休闲型生产工作氛围。

本项目还特意在南北建筑间利用坡地极差营造出一个内部景观广场,考虑到未来引入小商业服务的可能性,增强了广场的照明、标识、景观座椅的设计,打造场地优势及特点。

5e685770e414a_html_e657ed6a40c0679d.png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随着国家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中国各个城市已经开始涌现出各种创新创业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新建各类新型科技产业园区必将成为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项目采用不同于传统科技园区的设计方法,使环境,功能和形式和谐统一。通过将建筑物整合到周围环境中,建筑用户可以体验周围环境并实现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万斌.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高科技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苏州科技学院, 2017.

[2]柳文汇, LIUWenhui. 高科技园区的规划方法初探——以中关村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 世界建筑, 2018(8):71-76.

[3]冯伟, 李昊. 中国西部高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建设[J].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8(4):145-148.

[4]邱川,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浅谈小型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与建筑形态的创新设计——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D-2-2地块规划设计为例[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