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4
/ 2

农村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策略

吴礼华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陂头小学 广西 北海 53601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落实,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时期开展农村小学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学科教学,还要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在小学农村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

前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的为学生灌输知识,忽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语文知识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使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农村小学开展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在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教师的榜样作用极为关键。教师不仅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与参与者,也是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学习典范。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强[1]。因此,教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从小事做起,成为学生良好的榜样,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性格、品质等获得积极发展。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行为,避免将社会中的不良习惯带入课堂。教师的榜样作用与影响力是对学生极大。所以,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形象,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学生模仿的最佳榜样。

二、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将平时的教学工作与语文德育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表现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方面。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的挑选与编排,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简单易懂并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特点[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针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以及教育价值为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学生能够充分的感悟文章中的情感,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也达成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问题:1.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2.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3.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利用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深入挖掘学科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在开展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有效培养,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元素,为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将思想感悟成功转化为美好的道德情操,实现良好德育教育的落实。

在《落花生》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一道理。在《少年中国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励学生的报国之志。在学习《慈母情深》这节课时,教师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使学生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内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四、合理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活动。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有效利用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推荐具有积极意义的书籍与课外阅读作业[3]。教师要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安排学生每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分享课,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发现、感悟、表达,在提高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实现个人思想品质的升华。

纠正学生错误认识

农村小学生由于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特点,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学习自觉性差,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人生发展有消极影响。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习惯。农村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而且无法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确立自觉学习意识,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愿望,真正的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对于自己的未来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强化自身学习的自觉性,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做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结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达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的为学生渗透,才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学科知识合理开展课外阅读,还要纠正学生错误认识,有效落实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渗透,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也受到良好的感染与熏陶,实现个人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美德.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OL].学周刊,2020(03):65.

[2]党万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OL].学周刊,2020(03):69.

[3]段爱丽.农村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