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科研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立足校本科研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李爱英

黑龙江省 七台河市第九小学 154600

内容提要:

一.优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一)校长要有科研意识

(二)提供制度保证

(三)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利

二.立足校本,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一)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二)课例研讨——关注教学细节

(三)专题研讨——解决教学问题

(四)展示活动——促进学习交流

关键词:校本科研 自我反思 课例研讨 专题研讨 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学校教育研究方法》郑金洲

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强烈呼唤教师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从而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教育科研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几年来,我校立足校本科研,以课题研究为牵动,带出了一支乐研究、会研究的教师团队, 形成了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科研研究模式,培养了教师的研究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具体做法是:

一.优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一)校长要有科研意识

“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大家都在讲,但做起来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校长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并能给予科研工作有力的支持。校长的科研意识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科研的质量。校长要做到:第一,全力支持科研工作,并给予资金支持;第二,主持并参与课题研究活动;第三,对突出的研究人员和成果给以表彰。同时要求教学领导要做到四个“必须”,五个“善于”。即:必须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必须亲自主持实验课题研究;必须亲历教研活动各环节及全过程;必须定期组织课例研讨、互动交流及课改论坛活动。五个“善于”:善于听,即经常深入教研组、教师间,倾听教师对课改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思,即对新课程的教学、教研要多思考,针对本校实际,不断改进教研方式;善于写,即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已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善于说,即自身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经常给学校教师作专题讲座或组织课改交流会,努力使自己成为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和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者;善于评,即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善于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用课程标准评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把握住课改的方向。

校长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明确要求,带动了全校领导和教师的参与热情,大家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更加高涨。

(二)提供制度保证

为了实现“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发展目标,我校健全了教育科研制度,完善了教育科研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最先出台了《课题研究制度》,对课题的选定、申报、实施、指导、成果的评价和推广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操作办法。还陆续出台了教师学习制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校本教科研制度、教育成果奖励制度等。同时还制定了相关课题人员的职责,有效地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校本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利

第一.让教师拥有课题选择的自主权

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不在于创造、创新多少理论,而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实实在在的解决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课题是进行教育科研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推进校本科研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能让教师感兴趣,乐于去研究的课题一定是来自教学当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鼓励教师以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发现课题。

第二.让教师拥有活动的组织权

教育科研属于学术交流活动,淡化行政色彩,增添学术气息,一直是我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所追求的。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我们的活动由教师自主策划和组织。一是使教师得到了锻炼,二是有利于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研究氛围,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几年来,教师们不仅提高了研究、反思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组织、表达和应变能力。

二.立足校本,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校情的校本科研之路。

(一)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实践让我们感觉到,要求教师自我反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反思是“对自身行动、经验或者态度的认真思考和自我质疑”。所以,在大力倡导培养反思型教师的今天,对教师进行反思能力的指导,就非常必要了。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请专家和名师讲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策略;通过座谈,引发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话题;同时把教师撰写的优秀反思在平台上交流,供大家分享;学校还阶段性地把教师的反思、案例装订成册,供大家传阅、交流和学习,使教师感受到研究中的自信和快乐。长期坚持下来,教师们的反思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形成。

(二)课例研讨——关注教学细节

课例研讨是课题研究中用到比较多的一种方式,我们在选择研讨课例时,不一定倾向优质课,更多的是常态课,是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前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课后展开多方对话和自我反思。在课例研讨中,我们更关注教学细节,从一个个课堂细节分析对比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一课多讲,从对比分析中,引发教师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教师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

(三)专题研讨——解决教学问题

运用以问题为主的专题研讨,能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分析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剖析课堂教学,确定以问题为本的专题,进行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使教师的教育科研真正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既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自己的研究水平。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积累了经验,逐步走向成熟

(四)展示活动——促进学习交流

教师需要肯定和激励,为了不断增强教师的信心,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我们每学期都定期举行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各子课题为单位。有课例展示,有主题论坛、有教育叙事讲述、还有教学现场会。学校要进行评比,对研究成果突出的个人或课题组进行表彰。使教师在相互交流、研讨中达到自我认识的升华和资源的共享。

几年来,通过校本科研活动,我们解决了大量来自校本、师本、生本的教育问题。使一支乐研究、会研究的教师群体已在我校形成。我们将继续走校本科研之路,促使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的职业理想,使教师在教育科研中享受到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