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城乡布局调整的几点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对当前城乡布局调整的几点看法

张翼

河北省邯郸县教师进修学校(056100)张翼

【摘要】布局调整后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布局调整以后,许多农村寄宿学校在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凸现许多困难,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布局调整之后使得中心学校班额陡增,教师工作繁重,教育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关键词】布局调整安全问题管理问题压力问题

1布局调整后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

1.1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在步行、骑车、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违法现象严重,自我保护能力差,处置交通问题的经验不足,出现诸如:在公路上嬉戏、打闹、玩耍,骑车时多车并行、突然猛拐、曲线竞驶等交通安全问题,使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多发。

1.2接送学生,交通工具五花八门。为了解决学生长途往的问题,学生家长可谓“费尽心机”,想方设法动用现有的条件和交通工具,因此,骑自行车载人、驾驶摩托车载人、使用三轮汽车载人、农用车载人、拖拉机载人等,交通工具的“五花八门”,使交通不安全因素增多,直接危及学生安全。

1.3利益驱使,违法运载险象环生。学生远离学校的交通安全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存在的接送学生的潜在市场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购车者和客运户,由于利益交叉,相互纠葛,在利益驱动下,忽视安全,效益至上,致使这些接送学生的车辆,存在严重的超员超载、争客抢行、病车上路等交通违法行为,这些现象,轻则扰乱交通秩序,重则造成事故,引发灾难,后果非常严重。

2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问题

2.1住宿问题:如有一些地方受资金所限无法解决学生住宿,不少学校即使能够勉强提供寄宿,其条件也大多非常简陋,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衍生出许多新问题。有的学校45平方米的宿舍住进了65个学生,有的学校20多个学生挤在仅有10平米的小房间里,不少学校两、三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学生挤在一张窄小的床上,并且狭窄的过道还堆满了杂物。

2.2食堂问题:由于没有食堂,学生只有在学校附近简陋的饮食摊上吃饭,或从家里把一周口粮都带上,在教室外蒸饭吃,遇上刮风下雨就只能忍饥挨饿,而天天带饭的孩子有时夏天吃馊饭,冬天常常吃冷饭。

2.3低龄寄宿学生的心理问题: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寄宿,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低年级九岁的寄宿学生,由于身体抵抗力弱,容易生病;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下子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非常不适;过早失去亲情关怀使他们情感、心理上易出现多种问题。然而,目前多数中心学校的寄宿管理尤其是对低龄学生的生活管理与引导难以到位,甚至连相关教师都无法配备,寄宿管理困难突出,不少孩子因为恋家、恋父母,情绪情感极不稳定,有的甚至因此而厌学。

3布局调整之后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

目前,不少合并后的中心小学班额都在50人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如果按照标准班编班又会出现校舍紧缺、教师编制不足等情况,特别是在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布局调整指标下得多,教育经费又给得少,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极为短缺,维持学校运转尚且不易,更不用说进行校舍建设、后勤配套、师资提高等。班额的陡增不仅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尤其是目前中心学校大多实行全封闭式的寄宿管理,而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又不充足,编制紧张之余还要抽出生活管理老师,许多学校实在无法承担,只有让教师们既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又承担起管理学生和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责任。教师们普遍感到身心压力很大,从早到晚都无法放松。学生每周的往返路途遥远危险,有时只能让教师带队;学生低龄寄宿,洗衣、吃饭、生活都要教师操心,如果生病,教师更要贴身照顾;学生睡觉时,教师还必须轮流值夜班,如此下来,编制本来就不足的农村教师们只能疲于奔命。面对数量众多的孩子,教师们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学习、健康和安全就已经相当不易,哪里还顾得上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难以保障。因此,一些中心学校的校长们纷纷呼吁,希望当地政府能够考虑学校的实际承受能力,尽快给予配套的财政、后勤和师资等基本条件,使学校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教育运转。

总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是一项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如能科学实施,必将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要谨慎推进、科学落实,组织对各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及其工作进展进行监督与评估,确保各地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稳步推进布局调整,以保证使之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

参考文献

1胡彦杰援农村中小学教师负担与培训困境[DB辕OL]援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援10

2赵小雅等援布局调整意在均衡与优质[N]援中国教育报,2004援5

3蒋夫尔援西部农村学校布局能否更合理[N]援中国教育报,2004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