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中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复习教学中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左昌福

湖北省仙桃市剅河一中(433006)左昌福

中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多方面的要求,摆在首位的是要求他们“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能融汇贯通,把知识横向和纵向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的贮存……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为什么学生必须具备对化学知识融汇贯通、横纵整理、有序贮存的能力呢?从教学论的观点分析,原因有三:第一,只有将化学知识横纵整理,舍弃杂多的枝蔓,留下知识的主干,学生才会获得更深刻、更具实质性的理解;第二,只有将化学知识横纵整理,尽量“简约化”、“单纯化”,纳入知识系统的整体中去,学生才容易作抽象的“逻辑记忆”,使其保持长久;第三,只有将化学知识横纵整理,有序存放,构成了具有“生长力”的知识体系,学生用时才能取之快捷,易于迁移和再创造。那么,在化学中考复习教学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横纵整理化学知识的能力呢?我们的体会是:师生共同运作,紧扣“三点”织网;即:抓“考点”,搭框架;抓“热点”,为骨干;抓“难点”,作重心,使知识结构化、程序化,形成化学体系的网络。

1设计思考阶梯,强化学生突破化学难点的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化学复习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考点———热点———难点”这根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并运用它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突破难点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化学难点具有“深”、“杂”、“混”的特征。所谓“深”,是指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深奥,因而学生不易把握它的内涵、实质;所谓“杂”,是指化学问题头绪繁杂、难懂,因而学生理不清线索,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所谓“混”,是指对若干化学问题的区分点把握不准,分辨不清,因而学生往往将似是而非的问题搞混淆。

如何在化学复习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突破知识难点的能力呢?我们的做法是:围绕难点设计环环紧扣、层层深化的“思考阶梯”激发学生探究,通过“阶梯式”思考题把难点知识的难度降下来,以求化深为“浅”,化杂为“单”,化混为“清”。我们就是这样通过系列“阶梯式”思考题,创造出让学生讨论、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运用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沿着一个个的“思考阶梯”攀登,达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2编织关系表解,提高学生凝练化学规律的能力

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凝炼化学规律的能力呢?我们认为较成功的一种做法是指导学生学习编织关系表解:教师设计系列探究问题,启发学生对繁杂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整理、类比、筛选、归纳和抽象等思维加工,学会用精炼的字、词、句,编织成揭示化学规律内涵的简明图解或归类表格,使具体问题抽象化;进而指导学生迁移、运用,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提高创造能力。

3变换训练层次,发展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应试能力如何提高?不少学校的许多老师,热衷于在复习教学中搞“大运动量”,带领学生在茫茫“题海”里拼命做题,以为“熟能生巧”。不可否认,学生做题多了,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双基”水准,然而却事倍功半。笔者十分赞同高考命题委员会成员段康宁教授的主张:能力的培养提高是寓于平时正常的教学(当然也包括复习教学)全过程中,不是靠题海可一蹴而就的。

总之,跳出“题海”,变换有限量的习题的能力层次,发展学生的多极思维,是我们中考复习教学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