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3

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进展

薛立春

薛立春

[摘要]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治疗一直都是临床骨科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目的是尽快解除疼痛,尽可能地减轻脊椎后凸畸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椎体成形术的持续发展及广泛应用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从椎体成形术发展而来的PKP(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都取得了显著疗效。现针对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PVPPKP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32.038

作者单位:351100,福建莆田,解放军第九五医院

TheDevelopmentofVertebroplastyintheTreatmentof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

XueLichun

Abstract:Vertebralfractureisamostcommonseriouscomplicationinpatientswithosteoporosis,anditstreatmenthasalwaysbeenahottopicinclinicalorthopedics.Thetherapeuticpurposeof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ispainreliefassoonaspossibletoalleviatespinalkyphosisdeformity,improvingpatients’qualityoflife.Unde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wideapplicationofvertebroplasty,theclinicaltreatmentof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evolvingfromvertebroplastyPKP(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kyphosis)andPVP(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hasalsoachievedsubstantialimprovementandsignificanteffect.Thispaperexplorestheprogressintheapplicationofvertebroplastyforthetreatmentof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

Keywords:vertebroplasty;osteoporosis;vertebralfractures;PVP;PKP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以椎体骨折最为常见,且大部分都为OVCFs(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仅有少部分为无压缩性改变的椎体骨折[1]。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快速解除疼痛、改善脊椎后凸畸形、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的根本目的。手术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普遍采用的手段,椎体成形术、传统开放手术是常用的两大术式,其中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耐受性好、内固定牢靠等优点,目前采用的PKP、PVP手术,其疗效都已得到了临床实践的证实。下文主要针对PKP(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两种术式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的探讨。

1.PVP应用进展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采用经皮穿刺法,直接或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使椎体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强度,避免椎体塌陷,以达到恢复椎体高度、减轻腰背疼痛的效果[2]。上世纪末,PVP在美国首次被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多年以来,随着手术器械、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PVP以其创伤小、疗效显著、起效快等优势,很快得到了临床医师及广大的患者的广泛认可。我国首次在临床上应用PVP的时间是在1999年,该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依靠C臂机的透视作用进行穿刺操作,从锥体外侧或经椎弓根将骨水泥注入椎体,达到内固定效果,让椎体的力学强度得到一定的恢复。PVP治疗OVCFs,通常要求椎体高度恢复到原高度的33.3%。国外有文献报道称[3],OVCFs患者行PVP手术后,术后12小时症状完全缓解者所占比例达94%,术后2年有90%的患者症状缓解。国内也有研究显示,PVP术后2周,OVCFs患者的脊椎后突角度平均改善3.2°,1年后,椎体楔形角平均减少5.4°。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止痛机制为:骨水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合过程中会发生热效应,其温度可升高到52℃-93℃,较高的温度会使椎体内痛觉神经末梢变形、坏死,从而消除痛觉;在伤椎中注入PMMA后,使骨折部位固定,增强了伤椎的稳定性及强度,从而使脊椎失稳造成的神经末梢刺激减轻,减少痛感。

2.PKP应用进展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是改良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该术式先在伤椎内使用球囊进行扩张,使椎体恢复一定的高度,并在锥形形成空腔,在相对低压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该术式能够减少填充物渗漏,提高填充安全性,使椎体高度恢复得更好。1998年,可膨胀气囊首次批准被应用于临床。国外有文献报道[4],在OVCFs的临床治疗中,PKP比PVP的疗效更好,目前PKP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临床医师及专家学者的充分认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虽然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同时也有报道指出该术式可能对椎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国外报道显示,PKP术后会增加伤椎周围椎体的承受力,从而引发继发性骨折,甚至术后骨折率还会比术前更高。目前,PKP普遍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比起传统的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该系统所用的膨胀器具有多方向性,可通过旋转把手控制膨胀程度,在注入骨水泥后,可使骨水泥从各个角度渗入椎体,让椎体高度恢复更好。需要指出的是,该术式下的骨水泥充填也可能将椎体皮质、终板撑破,引发充填物渗漏,所以塌陷严重的椎体骨折,不宜选用该术式。国内首例关于Sky系统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报道显示,所治疗的9例患者(12个伤椎)均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后有研究显示[5],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应用Sky系统进行治疗后,疼痛显著缓解,椎体前高度增加51.3%,中高度增加52.3%,后高度增加9.8%,平均正畸率为30.8%。

3.椎体成形术的禁忌证、适应证

3.1适应证

任何手术治疗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都必须严格把握手术禁忌证及适应证。椎体成形术目前的适应证主要有:椎体压缩不足70%者;椎体骨折后有持续性明显疼痛者;磁共振成像显示急性骨折或亚急性骨折者;无骨块突入椎管内;椎体后壁完整。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不包括陈旧性骨折,但国外有学者指出,将内窥镜系统应用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椎体骨折,在内镜下刮除纤维瘢痕、肉芽组织后,注入骨水泥仍可获得显著的效果。

3.2禁忌证

椎体成形术的禁忌证包括: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对骨水泥或造影剂过敏者;合并急性感染者;疼痛主因不是椎体骨折者;爆裂性椎体骨折;骨块向后突出者;合并神经损伤者;椎弓根、后主或小关节骨折者;椎体壁完整性缺失或椎体压缩超过75%为相对禁忌证。

4.椎体成形术并发症

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微创手术,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少,有资料显示椎体成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10%以下。同时,还有研究显示,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气囊无显著相关性,主要与穿刺针插入部位及插入方式等有关。

椎体成形术最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就是骨水泥渗漏。要在椎体内成功注入骨水泥,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注射压力,这一特点也让骨水泥能够经椎体静脉丛回流,或经骨缺损处、骨折裂缝处渗出。通常情况下,在发生骨水泥渗漏后都无明显症状,少数情况下可引起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后果。根据渗漏部位的不同,可将骨水泥渗漏分为穿刺针道渗漏、椎旁静脉渗漏、脊椎旁软组织渗漏、椎间盘渗漏、神经孔渗漏、硬膜外渗漏等。据国外文献显示[6],在行PVP的2729个椎体中,有29%发生骨水泥渗漏,在行PKP的1279个椎体中,有8.4%发生骨水泥渗漏,由此可见PKP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比PVP更低。另外,椎体成形术还可引发感染、肋骨骨折、神经根或周围组织一过性热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相对较低。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了目前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手段,PVP、PKP两种术式的疗效确切,广受临床医师及广大患者的欢迎。但在临床应用中,必须严格把握手术禁忌证、适应证,同时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岱青.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4):393-394.

[2]许文生,陈跃坤,林委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85-186.

[3]张毅,黄象望,沈雄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特点与对策[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6):9-12.

[4]刘长林,高景春,宓士军等.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影像分型与椎体成形术疗效相关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2):332-333.

[5]鞠洪斌,郭东明,刘恩志等.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调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2):987-990.

[6]薛峰,陈兵乾,盛晓文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0,8(1):44-46.

(收稿日期:2014-05-16)

(本文编辑:刘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