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3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作用分析

王晓燕?纪建松朱丽萍

王晓燕?纪建松朱丽萍

[摘要]目的: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4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并在一年后对本组患者实施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随访评估,如果患者为严重缺血和心肌梗死,则同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随访前后缺血面积、严重程度、射血分数值变化情况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缺血面积、严重程度、射血分数值变化情况,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的不稳定性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糖尿病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临床作用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28.12

作者单位:323000,浙江省丽水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TheClinicalEffectofRadionuclideMyocardialPerfusionImagingintheDiagnosisofDiabeticCoronaryPlaqueInstability

WangXiaoyan,JiJiansong,ZhuLiping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radionuclidemyocardialperfusionimaginginthediagnosisofdiabeticcoronaryplaqueinstability.?Methods40patientswithdiabeticcoronaryheartdiseasewerecollectedfromOctober2012toOctober2013astheobservationgroupand40casesof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llpatientswerediagnosedbyradionuclidemyocardialperfusionimaging,andfollow-upwasconductedoneyearlate.Severeischemiaandmyocardialinfarctionpatientsacceptedtheimplementationofcoronaryangiographyexaminationandthediagnosisresultswereanalyzed.?ResultsThefollow-upshowthattheischemicarea,severity,ejectionfractionbeforeandafterthetwogroupshaveobviousdifference(P<0.05).???ConclusionComparativelyspeaking,radionuclidemyocardialperfusionimagingcancomprehensivelyandaccuratelyassesstheischemicarea,severity,ejectionfractionvaluechangesinthediabetic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Ithasaveryimportantclinicalrolefordiabeticcoronaryplaqueinstabilityandisworthpopularizationin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radionuclidemyocardialperfusionimaging;diabetes;coronaryheartdisease;plaqueinstability;clinicalrole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者提出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没有显著的关联[1]。本文旨在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不稳定性的临床作用,特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同期的4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4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7岁-81岁,平均年龄(58.46±10.21)岁,糖尿病病史4年-12年,平均(7.25±1.69)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0岁-80岁,平均年龄(57.84±10.7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诊断方法为99Tcm-MIBI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隔日显像法进行,其中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通过分级法静脉滴注,一直到停药指征(心率为190-年龄、诱发心绞痛、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220/110mmHg等),然后对患者注射99Tcm-MIBI740MBq,一个小时以后实施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本次诊断仪器为SIEMENSE.CAMSingle。扫描参数:弧度为一百八十度,准直器为低能通用型,采集矩阵为64×64,采集模式为步进,采集程序为心肌断层显像,分别经断层重建处理和门控处理程序获得断层图像和门控显像及射血分数。二十四小时以后对运动负荷显像阳性的患者实施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心肌缺血处相对放射性计数值与Skylight数据库正常参考资料值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判定患者的病情程度。其中,试验所得的数据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标准差数值在-2.5以内表示无摄取,-2.5~-2.0判定为摄取严重减少,-2.0~-1.0判定为为摄取中度减少,-1.0~0判定为摄取轻度减少,超过0表示正常灌注[2]。在一年后对本组患者实施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随访评估,如果患者为严重缺血和心肌梗死,则同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随访前后缺血面积、严重程度、射血分数值变化情况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理,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血栓形成,而糖尿病斑块的稳定性更差,很容易导致溃疡破裂和血栓形成[3]。根据相关研究资料称,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斑块中心负荷更大,存在明显的炎症,大部分患者可见血栓成分,特别是病变处炎症活跃性很高,更容易出现斑块破裂,最终诱发血管事件或者血栓形成,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均明显升高[4-5]。同时,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由于高血糖状态导致内皮损伤、功能受损,从而引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增加,最终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降低。

首都医科大学郭芳[6]等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与单纯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更容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存在轻中度狭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五),因此可以判定患者不是由严重狭窄引起的既往心肌严重缺血和心肌梗死。国外某研究机构表明,心肌梗死主要是由斑块的不稳定性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而非斑块的大小或其造成血管狭窄的程度[7-8]。因此,提高对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重视并加强研究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共计发生9例心脏事件,其中有8例为观察组,根据这一结果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可以肯定心脏事件的发生不是斑块不稳定性破裂引起。对照组在随访过程中仅出现1例心脏事件,且患者未发生死亡。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心肌缺血面积、程度在随访后与随访前比较明显加重,且观察组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的“金标准”,但在检查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检查成本较高,许多患者较难接受9]。这种背景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检查方式能够准确地反映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从功能方面显示心肌有无可逆性缺血及缺血范围、程度。同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检查费用较低,患者较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缺血面积、严重程度、射血分数变化情况,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斑块的不稳定性的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晴晴.药物负荷核素心肌显像中心电图变化对心肌显像结果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

[2]董华,张遵城,董萍,张悦,郭永涛,刘晨.腺苷负荷~(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02:267-269+274.

[3]董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

[4]郭小闪.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代谢综合征及评价室壁运动的临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

[5]韩萍萍.冠心病的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SPECT显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6]郭芳,王以新,陈明盈,李微.心肌灌注显像在女性冠心病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06:566-567+570.

[7]李志铭.320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缺血心肌的综合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8]马海彦.心肌灌注显像剂~(99m)Tc-N-DBODC5的生物分布特性和诊断冠心病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

[9]张国建.MPI结合冠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G-MPI在PTCA中的应用价值[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