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最佳写作角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找准最佳写作角度

陈冬英

——高分作文技巧例谈

陈冬英

摘要:高考作文以其70分的分值被喻为语文的半壁江山,每一位考生都希望高考作文能得高分,进而取得语文学科的高分,如何赢得高考作文的高分?江苏《考试说明》明文规定,要在基础等级的前提下达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一发展等级,实现发展等级并非易事,需要找准最佳写作角度。

关键词:高考作文;高分;最佳角度

一、梦境虽荒诞,启示更深刻

文题: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才会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陈规陋习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新思想、新科学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打破这些过时的规矩的基础上的。规矩时时刻刻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你对“规矩”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例文:

在离开“规矩”的日子里

他是一个以“自由之子”自诩的男孩,在同学眼中他我行我素,一心“扮酷”;在老师眼里,他不守纪律,调皮捣蛋。他一直不屑于各种规章制度,他的口头禅便是“我是一个不幸的被约束的现代人”。

这天晚自习,大伙儿都在认真看自己的功课,没有人与他“侃大山”,他又抱怨学校“晚自习要保持安静”的规定了,于是乎,他头昏脑涨,迷迷糊糊,迷迷糊糊地……

他看见天边划过一道流星,头脑还迷糊着,看得还不真切,但一个迫切的愿望已在心中诞生:让一切“规矩”见鬼去吧!突然间,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转头一看,教室里立马炸开了锅,一大群女生用英语老师的录音机放起了流行音乐,一边跟着偶像声嘶力竭地乱叫,一边疯狂地扭动着身体,一大群男生早已一哄而出,在走廊上狂练足球技术,一些上进的同学也背上书包,径自回家去了。混乱中,他还见到一个男生给了那个经常训斥他不守纪律的班主任一巴掌,觉得这甚是过瘾。“自由之子”看着眼前一切,忍不住发笑,但那刺耳的音乐声与阵阵哄笑令他无法忍受,于是他决定回家。

骑车回家竟差点要了他的命。原来在他许的愿变为现实以后,交通规则再也扯不上边,一切就像游乐场里开碰碰车时经历的那样,机动车为了图方便会毫无顾忌地驶到非机动车道上。而那些平日里辛勤值班的交警们因此下岗失业,还好他身手矫健,一连躲过了油罐车、小轿车、大巴几番撞击,这才得以安然到家。他喃喃自语着:“这个世界有点变味。”

不过,回家再也用不着看书了,他刚才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下来,打开了电视机。他开始收看体育新闻。“中国男足今日以10:0痛宰巴西。”“什么?”他又惊又喜。“中国队成功之处,在于一开场就用身体强壮的李铁铲死了对方的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卡洛斯等一干世界级球星。”“MyGod!”他倒吸一口冷气。“下面是蓝球,中国巨人姚明今日捂着红肿的双颊返回上海,在NBA身体略嫌单薄的他实在打不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奥尼尔,在昨日的比赛中差点被奥尼尔扁成残疾。”他自言自语着:“这个世界有点让人担心。”于是他换了一个台,新闻主持人说道:“由于美国军方军备日益松弛,士兵自由散漫,拉登一伙又重新占领阿富汗,并准备用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核弹轰炸美欧,另外,日本首相……抱歉,各位观众,我还得去幼儿园接孩子,今天的新闻到此为止,GoodBye!”

目瞪口呆的他奔出家门,想到街上吸几口氧气,没想到又遇到一个气息奄奄的人,咦,那不是超市老板吗?“我的店……”老板用尽最后的力气,“他们抢光了我的店!”他明白了一切。与此同时,前方走过来两个男子,似乎看中了他身上的Adidas运动服,他们挥舞起拳头……

“这个世界真恐怖!”大叫的他清醒了过来,听到满教室的哄笑,感到内衣的潮湿,看到班主任那一如既往对他紧绷的脸。这回他没有为“自由”而战,而是默默地低下了头。

这是一篇以“规矩”为话题的高分记叙文,而且本文的切入就很巧妙,它不是写自己的真实的一段生活经历,而是写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没有规矩的几个生活场景——教室里炸开了锅、路上交通混乱、足球界新闻界乱了套等,这一切看似荒诞,却处处反映现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生活中怎能没有规矩?试想想,若是不从梦境切入,把这一切当成现实生活来写,是不是太不真实了,而选择梦境的角度,可尽情地夸张,尽情地放大没有规矩的危害,没有规矩的危害一经放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主题便凸显出来了。

二、访谈似随便,内涵更丰富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例文:

访割麦人

主持人:最近一位割麦人为等他的麦子全部变黄,竟然错过了割麦子的最佳时机,导致颗粒无收。如此因小失大的事情让人深思,为此,本栏目把这位当事人请到了现场做一次采访。

主持人:您好,欢迎来到我们节目现场。

割麦人: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听说您因一件小事而使今年颗粒无收,对此,我们感到很抱歉,但您能和大家说说您当时是怎么想的,或者说说您这样做的原因。

割麦人:好的。当时啊,我一看到这个麦田里一片金灿灿的,我的心情啊,确实很激动,但当我走近麦田后发现有的麦子还泛着青,然后我就开始嘀咕了,一是这个不熟的麦子将来磨出来的面啊,吃到嘴里口感不好。二呢,是如果我把这些麦子拿到市场去卖,别人会说你往麦子里掺杂质,这样就卖不出一个好价钱,最后我就决定了再等等,等麦子全黄了,我就能得到许多好处,谁知这一等,出事了。

主持人:我想问您的是,当您发现有的麦子开始落地的时候,您就没有犹豫过吗?当时有没有想把这一穗扔了,不要了?

割麦人: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想改变主意,但转念一想都已经等这么多天下来了,再等几天也无妨,再说庄稼是我们农民的心头肉啊,一点也不想丢,毕竟这之前耕种、浇水、施肥的,付出了那么多辛劳,怎么能说丢就丢呢?再加上我这个人又比较追求尽善尽美,不太愿意看到自己做的事情有那么一点残缺。但现在事实已经摆在了面前,如果当初自己把那一穗丢了,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发生了。唉,现在后悔也晚了。

主持人:您现在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割麦人:悔恨交加,老祖宗的话是对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自己的努力全白费了,还要找政府寻求帮助,心里悔恨啊,有时根本睡不着觉。

主持人:在我们的节目结束之前,您还有什么话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呢?

割麦人:有些事情并不像我们期待中的那么完美,所以万不可检了芝麻,丢了西瓜。用读书人的话讲叫“因小失大”。我要吸取教训,也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教训。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您,希望您能够放宽心,注意保重身体,也谢谢大家收看。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关于这则材料,可以从多角度立意,根据“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可立意“切莫一味等待,要抓住机遇”,根据“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可以立意为“不必苛求完美,要接受缺憾”,但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只能从一个角度写,因为记叙文只能有一个主题,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这篇访谈录选取了主持人采访割麦人的角度,看似漫不经心的交谈,实则道出了割麦人的内心世界——做事情要考虑大局,要抓住机遇,不必追求尽善尽美。割麦人的回答多层面、全方位地分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涵,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远的,而这是一般记叙文或议论文无法达到的。

三、日记很真实,对比更明显

文题:

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共同营造爱祖国、爱家乡的良好风气,市文化局和图书馆16日起举办“我和祖国共成长”有奖征文比赛活动。征文要求:体裁不限,每篇字数不少于500字,描写个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展现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以及每个家庭与祖国息息相关的变化。

例文:

日记三则

今天家里整理旧物,我找到三本不同年代的日记,是外婆、妈妈和我写的。

外婆的日记写在一本破旧的本子上,朱红色的“毛主席万岁”早已斑驳陆离,装订的白色棉线也早已被腐蚀并散落下来。泛黄的纸张上有墨水洇染的痕迹,散发着岁月风霜的气息。妈妈的日记写在黑色的牛皮本上,落着细小的尘埃,显得厚重而悠远。我的日记写在精美的胶皮套本上。现采撷其中三朵浪花,与大家追寻共和国走过的六十年的足迹。

1963年8月22日晴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就挎着篮子出去了,今天的饭还没有着落。在西围的田埂上,我挖了好久只挖到两个山芋根,真的很饿,可是我一口也舍不得吃,家里的人都等着我回去呢。几棵榆树上原本把枝头挂的低低的榆钱花儿都被撸得干干净净了。回到家后,奶奶洗干净山芋根,放了两把米进去,煮了一大锅汤。我只吃了两碗,妈妈说姐姐要省着给弟弟们吃。真希望有一天醒来面前能有一碗拌着猪油的白米饭。

1981年10月30日阴

今天是我上初中的第一天,妈妈用两个鸡蛋给我下了一大碗面,热乎乎的,真好吃。爸爸郑重地把那辆漂亮的白鸽牌自行车送给了我,因为镇上的学校距家有10里地。奶奶早早就给我做好了书包,红色的呢绒布,上面绣着金灿灿的国徽。奶奶说:“丫头,毛主席共产党让我们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邓爷爷让我们吃饱了饭,你要多识字,将来回报他们。”我响亮地答应了奶奶的嘱托。

2008年8月8日晴

今天是载入史册意义非凡的日子!自神五、神六、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第29届奥运会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班上的同学打来电话,说今天要到火锅店聚一聚,我不想去。外面艳阳高照,还是窝在空调房看奥运的好。前几天到百度潜了一下,网友期待奥运的贴子火爆的很,BBS里大家热烈讨论着,我也把我的MSN签名换成了“奥运娃娃”。妈妈做了回锅肉、酸菜鱼,还开了两瓶葡萄酒,是爸爸一直储着的XO。天!大热天还吃那么油腻,难怪血脂一直降不下来呢。

我默默地合上三本日记,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共和国的60年,是曲折的60年,又是光辉的60年。祖国母亲,已做好准备,承受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

这是征文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篇优秀作文,小作者巧妙地选取了奶奶、妈妈、我这三代人的三则日记,奶奶的日记见证了解放初那个还未能解决温饱的年代,妈妈的日记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生活的改善——“爸爸郑重地把那辆漂亮的白鸽牌自行车送给了我”,我的日记则见证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取得成就之大。三则日记,三个年代,热爱祖国的主题自然凸显出来,角度太巧妙了。

以上几篇高分作文,有的从梦境切入,有的明明写我,却从母亲的角度切入,还有的选用的是日记体、访谈录,都找到了写作的最佳角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这并不是说好作文都要从这些角度写,更不是说最佳的写作角度就只有这几个。不同的文题有不同的写作角度,同学们只要在平时的写作中多思考,多练习,多感悟,方可找到最佳的写作角度,写出优秀的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

邮政编码: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