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策略探讨

余萍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市5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发展,也相应的带动了各领域的发展进程,而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方面发展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病,严重威胁着作用人员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对此,为了把职业病危害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使得职业病的发生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企业应加强对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多方面内容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为作业人员的工作场所提供安全保障,使得职业病发生得以有效避免。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预防策略

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每年因职业病因素停职待岗或退休人员不计其数,给工作人员身体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实际效益,同时对其品牌效益等也产生了一定严重影响,不利于企业良好的稳定发展。而长期从事机械行业、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人,很容易患上职业病,机械制造行业具有广泛的范围,如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动力机械、精密仪器等制造业,一般机械制造工艺流程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车间,这些工艺流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此,本文通过上述制造环节中的一些职业病危害进行了积极分析,并探讨了一些可行性防护策略,希望对职业病防治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进而促使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机械制造常见职业病危害

(一)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职业病是机械制造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机械生产各工艺流程中粉尘的污染是不同性质的,因而使得尘肺病的发生也是多样化的[1]。如在铸造环节配制型砂、造型过程或一些工序中,会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硅粉尘,会导致铸工尘肺。针对修整铸件的喷砂工艺,会产生高浓度的矽尘,在作业人员与其进行直接接触时,很容易引发矽肺;此外,抛光打磨工序产生的金属以及矿物性粉尘等混合性粉尘,会引发磨工尘肺。而电焊过程的大量金属氧化物以及氟化物等烟尘会引发电焊工尘肺。

(二)噪声

机械制造业重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就是噪声。如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滚筒、空压、砂轮打磨等等产生的强烈噪声往往都在100dB(A)强度以上,一旦作业者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同时防护措施方面又严重缺乏,就会不同程度的损伤作业人员的神经功能、心脑血管等,严重情况会导致作业人员出现噪声聋,一般从事锻压、冲压的作业人员较为容易引起噪声聋。

(三)化学毒物

机械制造各流程中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就是化学毒物。如铸造过程中金属熔炼以及浇筑时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锻造过程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热处理的生苯、甲苯等;喷漆时的生苯、甲苯等;电镀时的镍酸雾等,机械制造很多流程都会产生这类有毒物质。

(四)焊接紫外线辐射

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重要危险源之一就是焊接工艺。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红外线、紫外线等,其中紫外线的危害最大。紫外线会在电焊、气焊等过程中产生,尤其较强烈的紫外线会在电焊过程产生,强烈紫外线辐射皮肤后,皮炎、弥漫性红斑等是很有可能出现的。而辐射到眼睛,会形成结膜炎以及角膜炎等电光性眼炎。

2、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的防护策略

(一)生产型粉尘防护

防尘措施的有力补充就是呼吸防护用品的佩戴,生产性粉尘的个体防护措施,可对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进行合理选用[2]。颗粒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主要有自吸过滤式以及送风过滤式,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即防尘口罩,其根据结构可分为三种:随弃式面罩、可更换式半面罩、全面罩,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实际作业环境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治理铸造矽尘方面,应对低游离二氧化硅的型砂进行选择,并针对手工砂型以及清砂作业尽量减少;可选择密闭隔离操作进行对落砂和清砂的治理,而针对铸造中粉尘浓度最高岗位的清砂来说,要进行重点防护,可以对较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进行安装,并在作业中实行喷雾湿式方式,使得二次扬尘得到有效避免,综合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二)噪声防护

为了对噪声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护,企业可以为作业人员提供耳塞、耳罩或防噪声头盔等护听设备。但在选择护听设备过程中,应考虑到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情况以及作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如温湿度情况、噪声水平等。如在高温、高湿的铸造以及锻造作业环境中,可选用具有较高舒适度的耳塞代替耳罩。还应对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如冲压可以用液压代替,而抛光机可以做隔离处理等。集中布置高强度的噪声源,同时把隔声屏蔽设置好;而通过进气以及排气口的消声处理有效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源。

(三)有害毒物防护

企业作业现场已经能够明确所有有害毒物物种且浓度较低时,可选用的防毒面具为自吸过滤式或送风过滤式。目前的过滤件可分为四种类型:普通型、多功能型、综合型、特殊型。因作业环境中作业现场产生的毒物形式是多样的,如液体、固体、气体、烟雾等,所以,在选择防毒面罩时应对作业现场所有种类的有害毒物进行全面考虑、进而合理选择能够起到高效防护作用的防毒面罩,更好的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应对自动化、密闭式的设备或生产线进行优先选择,如把普通机床用数控机床进行代替,在喷漆过程中使用机器人进行。选择涂料方面应尽量对低毒溶剂选择使用,进而对高毒的苯进行替换。

(四)焊接紫外线防护

为了使得焊接弧光对人体面部、眼镜的伤害得以有效防御,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对焊接防护具进行佩戴。一般焊接防护具分为三类:防护眼镜、防护眼罩、防护面罩。而对于焊接防护面罩来说,其又分为四种:手持式、头戴式、安全帽式、自动变光焊接面罩。在选择具体的焊接防护具时应根据作业现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此外,作业人员在焊接过程中,应对焊接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进行正确穿戴,进而实现较为全面的防护。

结束语:

基于制造业实际发展过程的背景下,应全面分析职业病危害,进而对相应的管理方案以及控制机制进行科学完善的制定,选择最良好的职业病防护方案进行有效落实并开展,并通过科学的管控和维护,促使对职业病的防护质量以及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实现工作模式的有效优化[4]。

参考文献

[1]刘金艳,宫国卓,刘宏娟.机械制造业4类主要职业危害个体防护对策[J].现代职业安全,2019,(5):86-88.

[2]冯绮颖.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8,24(31):73.

[3]杨晓虹.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探微[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4):279.

[4]于善,陈敏,林海.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某机械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5):300.

[5]杨东升.职业病预防的对策措施[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7(4):31-32.

作者简介:余萍,女,湖北孝感人,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单位级别:国企,职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