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叶曼玉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高平小学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的艺术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育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整个音乐教育课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主导地位,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认知的关键,是音乐教育课的基石,更是陶冶孩子情操必不可少的教育课。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为着眼点,探讨一下以情育人的音乐教育功能。

关键字:小学音乐教育情感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学生教育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人们对一种客观现实事情的一种自身的体验,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每个人产生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对人的冲击所形成的,也就是说这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了你的个人需求;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看重情感教育的作用,把情感教育当作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现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从而对人实施教育的力量。情感教育不单单关注对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关心在情感的影响下如何对教育产生新的理念,使得教育走向更高的层次,从而促进教育到达最佳的状态,不少的学者作家造就总结出过结论,音乐和美术对于人类情感培养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他们都是集合了理想和感性的品质,通过最理性化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结合感性的鲜活呈现出不同思想。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对审美的教育,情感教育更加侧重的关注人的内心感受,关注人的态度以及情绪,情感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的教育发展史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对学生情感品质培养中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踏板,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中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的音色等一系列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和渲染,从而达成教学的目的,通过这些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向上的思考方向和学习动力,一个健康的向上的音乐也能带给学生灵感源泉的迸发,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将学生带进一个艺术的天地,正所谓你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将还你一个奇迹,小学生的人生观和思想观还没有形成,在这个时期,加以正确的引领,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自己良好的三观理念,因此,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就尤为重要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遵循小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小学生的心里理解程度来选择适合的音乐,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自己去挖掘音乐中的情感,通过这些情感更加直观的表达孩子自己内心对情感的理解,使得学生慢慢的发现音乐中的美,从而融入到音乐中去,慢慢的喜欢上音乐,通过音乐使得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得到思想上的解放,心灵的净化。比如,教师在教唱“钊、雨沙沙”这首歌曲时,老师的声音应该是亲切柔和的,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要配合孩子的理解程度,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音乐中激发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得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歌曲中描写的大自然,感受到那种生机盎然的美好画面。

2、情感教育在美育实施途径和道德化教育中的作用

在音乐情感教育中,审美性是一个重要的特性,也就是说,情感教育与生俱来就带有一定的美育功能,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只是将音乐的旋律,音乐的背景交代给学生,并没有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而音乐情感教育,是不仅教学生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背景,更多的是关注音乐本身所要传递出的一种情感,将单纯的音乐教学和音乐知识转变成一种具有审美的教育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音乐本身的旋律美通过运用一些美的手段和美的教学语言、教学形式相结合,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己丰富的想象能力,自然而然的就让学生融合到音乐中来,使得学生通过综合外在的音乐和自己内在的情感培养自己对音乐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这就是学习美育的过程。而情感教育也在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音乐教育中的枯燥和乏味,使得学生通过教师的情感审美化的教学对学习音乐产生了兴趣,从而使得教学的过程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也保证了可以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来说,美育教育本身就对育人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生活都产生积极的情感培养,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实施策略

1、寓情于境,诱导学生融入进音乐

“境”本身是不存在的,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是需要通过自身想象出来的,“情”本身是对一种物质的寄托,是对精神的一种烘托,只有将情和境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情感的色彩,在教学的过程中,情和境相互碰撞,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情境,也只有在情境中,情感才能得以释放,可以毫无犹豫的想象各种各样的画面,在情感音乐教学中,情境也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在情境的引导和作用下,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才能形成一个融洽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学习热情,从而来引导学生探索音乐中的奥秘,学习音乐中的知识,从中来获取真正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唱学生《草原牧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一下草原的广阔和草原上的人文习惯和风土人情,然后配上草原牧歌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歌词中唱到的草原中的蓝天白云,奔跑的骏马,耳边的徐风,飞翔的雄鹰等等。只有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对草原的喜爱,才能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接受这样的歌曲,以及愿意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其中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感受。

2资源整合,巧设问题以及建立师生关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方法,综合音乐中传统的听唱演练等方法,还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来帮助小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对歌曲中情感的表达,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感觉到枯燥无聊,也可以使得教学变得简单,变得有意思,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音乐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变现能力和对音乐的创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提出提问也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快速形成,因为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中,学生会开动自己的思想,不断的去设身处地的思考,这样在师生一问一答的不断刺激下,会使得学生的思路得到开阔,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快速的行成。同样的,在这样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也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的喜爱,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相互的尊重对方,老师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音乐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学生配合老师更好的完成音乐的教学,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下体验音乐情感的奇妙之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占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都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性,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探索到各种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情感在音乐中带来的奇妙体验。

参考文献:

[1]音乐教育书简[M].暨南大学出版社,郭声健,2010

[2]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日)高萩保治著,2006

[3]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张洪岛主编,2005

[4]从实践到决策[M].花城出版社,王安国主编,2005

[5]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郭声健,2005

[6]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大均主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