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巧用导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地理教学中巧用导入方法

向花山

关键词:导入法;注意力;兴趣

作者简介:向花山,任教于广西崇左市江南第一中学。

怎样导入新课,使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认真听讲,是每节课成功的关键。笔者在多年的地理课教学实践中,本着生动形象、激励动机、唤起兴趣、集中注意、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原则,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采取了形式多样,包括思想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意识教育的新课导入方法,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使新课有了良好的开端,保证了课堂教学过程开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复习引入

以简洁的语言回顾总结已有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直接切入新课课题。如讲“地理坐标”一节时,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在数学课中,已经学过用平面坐标系来表示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地理坐标。”;在讲“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新课导入语可以这样设计:“在自然界中,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这样构成了生态系统。以往同学们学过的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又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当这种交换达到动态平衡时,就构成了生态平衡。我们今天就学习‘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这种引入方法温故而知新,自然承启,既引起学生注意,又使新旧知识密切联系,保持地理知识的连续性和联系性。

二、设疑引入

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设计若干有趣的问题作为引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区,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又如在上“洋流”一课时,也可用设疑法引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及其盟军严密封锁了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然而德国潜艇却屡屡通过该通道袭击英国军舰,致使英军蒙受巨大的损失,这是为什么?经过设疑,学生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必然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吸引学生对新课的注意,调动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巧设悬念

在新课的开端,提出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新颖、奇异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如讲授“中国的疆域”时说:“为什么同样是在冬季,北国的哈尔滨的人们冒着-28℃的严寒,观赏冰灯游园会,而在南国广州正举办迎春花展?又为什么在夏季我国东部美丽的乌苏里江上到处洒满晨辉、渔歌阵阵、波光闪闪,人们己开始一天的劳作,而远在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星斗满天、明月高悬,人们还在沉睡之中?”悬念一出学生交头结耳寻求答案,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师的提问上,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的缘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又如在讲授“黄土高原”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由于地壳的抬升,形成了高原和山脉,但是也有‘风吹来的高原’,你们知道是哪个高原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国的黄土高原。”巧妙设置悬念,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求知状态。

四、诗词引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地形影响气候的地理规律。把它作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节的开头,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讲“天气与气候”时,引导学生背诵岑参的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时,教师提问这两句诗是描述天气还是气候,引入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又如在讲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内蒙古高原时,首先朗诵《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茫茫草原上。这种课前朗诵一段诗词,创造一种情境、一种气氛的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收到奇特的效果。

五、故事引入

根据新课的内容,转述一些生活中简短、活泼的小故事,然后及时引入新课。如在“世界陆地和海洋”一课的引言,用哥伦布环球航行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启示学生:哥伦布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除了他具有坚定意志和熟练的航海技术外,他还拥有渊博的地理知识,正是这些欧洲、非洲和大西洋沿岸的风向、海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帮助他们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并命名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的这块陆地。这样引入,使学生明白本节知识的重要性,充分唤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六、数字引入

利用统计数据资料,作为新课的引言。如在讲“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前,教师列举:目前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大量被使用,但却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储量日渐减少。据估算,全球的石油40年后即将告罄,煤也仅能维持100多年,全球能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了。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进行“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教学时,可以引用以下资料作为引言:“1987年7月11日,随着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一名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通过复杂的计算,确定这名婴儿是地球上第五十亿个居民,他的来到标志着世界人口突破五十亿大关”、“现在每撕下一页日历,世界便有11万个婴儿争先恐后地来到这个已十分拥挤的地球上”这便是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利用数字资料引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责任感,同时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和人口观,使他们带着较强的责任感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七、运用图像投影引入

运用图像投影引入新课,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励学习动机。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中,运用投影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海洋生物化石”示意图,提问学生:“你了解这座山脉吗?”学生纷纷回答:“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接着教师提出:“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该山的地层中,可能吗?为什么?”这样促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冲突,从而激发通过学习新知识,解决认知矛盾的动机。利用投影图片,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激发探求的欲望。

在“五带的划分”一节教学时,展示景观投影片“热带、寒带景观”,然后引导学习观察对比,思考两幅景观图中儿童的衣着、房屋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问:“热带与寒带的阳光照射有什么不同?住在热带的儿童为什么将箩筐顶在头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新编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幅发人深省、寓意深刻的漫画。在新课导入中运用,最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森林资源”一节中,展示漫画投影图片“小鸟的悲哀”,学生立刻被漫画中的人物和小鸟吸引,教师及时提问:“小鸟为什么要飞走呢?”学生回答:“因为森林被砍光了”,教师及时提出“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个主题。

课堂教学的“引言”虽不是教学的主体,但简洁明快、妙趣新巧、生动形象、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却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引入艺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在地理教学中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秦礼兴.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09(3).

[2]于秀,张逢军.导入语设计浅谈[J].黑龙江教育,2005(4).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江南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