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让课堂充满动态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参与式教学让课堂充满动态美

吴发鑫

吴发鑫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五和乡九年制学校邮编:733015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对学生实施主动性、参与式教育。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生生互动,让思维能力在共振中激活;情知互促,让智慧负载着情感;教学互动,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教师必须用动态生产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勇于发言,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数学课不仅有它的严谨美、结构美、艺术美,而且产生它的动态美。

【关键词】:参与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知互动;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参与式教育。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天地,就应该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师生在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产生课堂教学的动态美。在这样的课堂上,要求教师与学生如朋友般地交流感情,用生命呵护生命,用自由唤醒自由,进而把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

一、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和谐平等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因此,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一方面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状态之中,在师生对话中学习知识领悟前所未有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和体验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从而建立起自信,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体验到心灵的丰富,建立了师生人格上平等的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师生互动,“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概念鲜活起来。师生可以相互切磋与商量,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允许学生错了重答,答不完的允许补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的知识印象最深刻、最牢固。

二、生生互动,让思维能力在共振中激活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相对的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学生可获得更多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结果,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学生分组操作(画直角三角形),实验(测量三边的长度),探究(三边的关系),计算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通过这样学生间的互相交流,讨论,激活了思维,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情知互促,让智慧负载着情感

学习本身就包含“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学生学习新知识,总是在一定情感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只有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变得高度有效,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伴随着认识活动的情感越深刻,相同时间内接受的信息越多,遗忘的速度也越慢,认识水平的发展自然也就越快。可见情与知的发展是平行的,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和谐共进。例如,在教学“直线”时,一位老师这样描述: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长,穿过山川,突破大气层,直到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这位老师的情感之作,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领会了直线的无限延伸性。“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老师如果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共振的状态,就会使学生疲倦、厌烦,精神生活也会苍白无力。

四、教学互动,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一堂课的丰富性大多源于它本身的生成性,即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即发的、非预期的教育性因素。同时,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意义的生成是不同的,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及成长环境,学生最终掌握的意义也有差异,这也是创造性学习的源泉。实践证明,教师对课堂中生成性加以把持与整合,可对学生产生最佳的教育影响。同样对教师来说,那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成无疑会使其对课堂教学更加热情、更加投入,也更加理解和热爱自己的职业。

在数学课上,只有学生直观操作,大胆质疑,勤于动脑,积极探索,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人格发展,个性发展。如果教师按照预先的设计教案走,学生只能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师生都被教案牵动着,支配着,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开放课堂,顺着学生的思维组织讨论交流,充分让学生去对比,去选择,去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起来。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数学教育应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数学的机会,并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热爱数学,思考数学,交流数学和运用数学。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产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勇于发言,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数学课不仅有它的严谨美、结构美、艺术美,而且产生它的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