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稳定时间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09-19
/ 1

抽水试验稳定时间的探讨

史凤军郭冬冬

摘要:概要的回顾了一成不变的抽水试验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8h的技术要求。相应随机采用10个孔抽水试验结果,以t=8h和t=6h两组资料,进行对比计算和估算真值,运算和判断结果表明:两者的差异是微小和有限的。初步证明,稳定时间8h不该是恒定不变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数理统计方法;抽水试验;稳定时间

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工作中一项常用的重要手段。稳定流抽水试验稳定时间的长短,关系着时间、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过去和现在的若干书籍、文献及颁发的规程和技术标准中,都一致规定:“抽水试验最后稳定时间不能少于8h。”以供水为目的的则要求更长。这样要求、规定是基于理论和技术的需要,抑或为其它因素所制约?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拟在此方面做些粗浅探讨。

1数理统计方法在确定稳定时间上的应用

为探讨稳定时间,本次随机收集了10个孔单层抽水试验资料,分别按稳定时间t≥8h与t=6h,计算了各自相对应的渗透系数,之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组对比——采用司都顿t法,判断两者的差异并估算了真值的置信范围。

1.1几个概念

1.1.1真值(μ)——科学试验的预期结果(实际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真值是无法求得的),它只有观测次数无限多时的平均值。

1.1.2自由度(φ)——观测数据为N时,其中只有N-1个数据是独立的。Φ=N-1。

1.1.3置信度(%)——某种实验精度和重复试验的条件下,推断、估计的把握程度以百分度表示。

1.1.4置信范围——当以某一置信度确定真值范围时,相应于该置信度的真值可信范围。

1.2计算方法、步骤及结果

1.2.1采用t检定法:进行分组对比,估算真值范围。分组计算对比结果见表1。

1.2.2计算步骤

a.初步假定缩短2h(稳定时间)的试验成果,可以代替8h的结果。换言之,不同稳定时间的两组成果,没有明显差异,■xi=0.011,■x2i=0.00012,xi为不同稳定时间渗透系数的差值。

b.计算标准误差(E),并推算真值可信范围。

计算结果:

E=■=0.0012889

t=x/E=0.854

c.以95%的置信度,进行对比判断:查双尾t值表φ=9,t9(0.05)=2.26,即t<<t9(0.05),(0.854<<2.26)。以上计算所得t远远小于tφ,证明假设没有明显错误,在这种实验精度下,实验结果与按假设所设想的真值之间的差别是没有意义的。即抽水试验稳定时间缩短2h是可能的。

真值的计算:

在证明t=8h,t=6h,不同稳定时间两组结果没有明显差别的前提下,就可依95%置信度估算真值范围:μ=x±E×t9(0.005),其值为-0.00181~0.004。

从上面t检定和真值估算结果,可得两点看法:第一,真值变化范围很小,证明引起的差异是十分有限的。即如采用同样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试验,真值的误差不会大于这一范围。第二,真值变化在正负之间,其间包括零说明不同稳定时间(为8h和6h对比)结果有完全一致的可能。

2实例运算验证

为证实缩短2h稳定时间,在生产建设中所产生的影响,特引用资料,分别计算井简及坑道涌水量以验证之。

例1某矿田、井简远离地表水体,岩层产状平缓,已知数据如下:

K8=0.082m/d;K6=0.079m/d;M=80.2m;H=127m;r=2.5m;R=1800m

试求井简涌水量?

Q8=1.366×0.082■

=547.3m3/d

Q6=528.18m3/d

以对应稳定为8h和6h的渗透系数K8和K6的井简涌水量为Q8和Q6,其相对误差3.9%。

例2某矿田M=15m,H为50m,引用半径为500m,坑道系统开采面积M为750000m2。K8为0.082m/d,K6=0.079m/d。

求得坑道涌水量Q8为417m3/d、Q6为403m3/d,其相对误差为3.4%。据以上计算井简和坑道系统涌水量相对误差极小,对生产建设产生的影响极微。

3结论

上面数理统计运算结果和实际资料表明:稳定时间为8h的要求,不能认为是最佳时间,应该探索一个最快速、最经济的技术要求。

在稳定流抽水试验中,应该归纳总结在试验过程中向稳定流转化时水位、流量的特征值,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其规律,这样,就可以有条件确定试验获得多少数据,即稳定多少时间,结果是可信的。从而规定一个科学、经济的稳定时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