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并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师生并重

钱旭

钱旭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以人为本”是现今教育界达成的普遍共识,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教育进步与发展的表现。但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前被大多数人片面地理解为“以生为本”或者是简单的“学生中心论”,甚至是错误的“学生是上帝说”,这些都需要人们引起重视,否则教育将会出现怪现象,走弯路。

“以生为本”是没错,但是把“以生为本”等同为“以人为本”则是不正确的。关注学生,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局部层面提出诸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或“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是没有问题的,是“以生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些提法非常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教育全部等于学生”,或者“教育中只有学生”。这很显然是与教育整体目标与要求是不符合的,也曲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为在教育里不是只有一种人,除了学生之外至少还有教师,在教育中除了学还有教。在教育中,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人”,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有关师生在教育里的地位表述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前述的“学生一切观”和“学生中心论”有“以偏概全”之误。既然学生、教师都是人,所以在教育里倡行以人为本,应该既要“以生为本”,又要“以师为本”,两者做到并举,而不应该是厚此薄彼,甚至是偏废其一。

在“教师在上”、“师长如父”的传统观念还很浓很重的环境下,不利于甚至是无法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时,抛出“学生一切说”、“学生中心论”来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打破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这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在当前“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教育改革日新月异之时,仍提倡“学生一切说”、“学生中心论”是矫枉过正,而由此衍生出来的诸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等提法是极左思潮的表现。姑且从单纯的师生教学观出发,“学生教不好”的责任教师应该只担负其中的二分之一,而不是把全部责任强加到教师的身上。教师不是神,是人。即使神仙都不能普渡众生的时候,更不用说是平凡的人民教师。如果从大教育即广泛的教育来说,按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逻辑,顺理成章的可以推导出“没有教不好的被教育者,只有不会教的教育者”,学生是被教育者之一,教师也是教育者之一,家长、家族、社区、社会、国家等都是教育者,教师怎能承担理应由家长、家族、社区、社会、国家等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呢?所以教师们期望社会各界不要给教师既戴“高帽”又念“紧箍咒”,他们可以没有鲜花,也可以没有掌声,但绝不应该有“鞭子”。

网上流传的《教师的“悲惨世界”》尽管有其夸张之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下教师的地位卑微。用美国人看中国问题的思维逻辑是:中国人越是大唱尊师重教,尊师重教越存在问题。

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教育问题,时常谈论教师和学生话题,观点百种,论调千类。有些话虽然尖锐刺耳充满“火药味”,却是责之切、爱之切,这是好事。但有人不是出于推动教育进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目的,这是要引起警惕的。譬如,其中一部分人常用现在教师工资和公务员待遇以及当前教育与民国教育作比较来斥责教师而不是安抚激励教师,这显然是目的和方法的错位,实际是在藐视教师和否定新中国的教育。

比较是要有条件和前提的,否则没有可比性。我国是“人民”国家,我们的教育是“人民”教育,其首先是为“大家”服务、培养“大家”,其次才是考虑培养少数能去拿诺贝尔奖的“大家”,不能因为现在还没有出“精英”,大家就完全否定了培养了“群众”大家的教育和教师。至于教师工资问题,现在国家正逐渐提高教师待遇,使之和公务员工资能基本持平,这是教师和教育本身就该得却迟来的褒奖,抑或说是教师合法权益的合理恢复,这不应该成为对教师与教育提出的苛刻要求,甚至是训斥教师和否定教育的筹码。倘若也在这儿犯个比较上的方法论错误,可以看看民国时期的教师待遇和公务员工资差别。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教授月薪,为600~400大洋,副教授为400~260大洋,讲师为260~160大洋,助教160~100大洋。教授最高月薪600大洋,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资料显示,1946年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教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超过县长。现在和过去可比吗?不能比。现在教师的工资和公务员能比吗?但是把提高教师待遇当作对教师的“恩赐”,用待遇提高“大棒”和“鞭子”驱使教师,是绝对错误的,这样做从骨子上说是在藐视教师而不是尊重教师。

要尊重教师,提高教师地位,但是不能再回到古时“教师在上”、“师长如父”的时代,教师应该主动拒绝和抵制这种所谓的“归位”或“正名”,因为这在现代也是矫枉过正,甚至是“反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是农业社会、专制形态下的产物,而当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民主政治的社会,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公正、自由,所以在商业社会下的教育理应遵行平等、公正、自由的民主思想,实现教育公正、师生平等。当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也日益膨胀,侵蚀和腐化了社会各界一部分人对教育和教师的看法。不久前某校一老师因在课堂上,制止学生下棋引发师生争执而在教室给学生下跪,而肇事学生还振振有词地说:“教师应该列入服务行业,学生来读书是享受服务的。”学生尚且如此,社会各界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中怀有“学生就是顾客,就是上帝”的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姑且不说初中小学施行义务教育,免除了学生学费,即使在高中和大学里学生仍缴费读书,教师拿的是国家的薪水而不是家长给的薪酬,教师是“人民”教师,而不是“家庭”教师,更不是“服务员”,甚至是“仆人”。何况商业中的“顾客”和“服务员”是平等的,最起码在人格和精神上是平等等,“顾客”不能因为付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而对“服务员”颐指气使,“服务员”只为“顾客”提供与其所付金钱相称相等的服务,而没有要“额外”受其居高临下凌辱的“义务”。商业的原则决定了教育的思想,但是教育不等于商业,所以“学生是上帝说”是荒诞不经的,是拜金主义在教育上的畸形表现,是对教师与教育的严重侮辱。

那么,到底应持怎样的师生观呢?众所周知它就是“以人为本”。按照“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表现为“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而在“两本”中也不能简单的排座次,“以生为本”排第一,“以师为本”排第二,反之亦然。学生和教师是相同的,是手心和手背、唇与齿的关系。因此,学校工作中不能顾此失彼,要重视学生也要重视教师,实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有人以为,“重视学生也重视教师,致使学校工作等于没有重心”,会使学校工作迷失方向,结果两头都成空谈。这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荒谬。重视学生、重视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两个基本点”,而“中心”则是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不但是学生要茁壮成长,教师也要获得发展的进步,只有学生和教师都发展了,学校才能真正发展,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因此,学校要对学生和教师等同视之。

当然学校工作中也不能搞平均主义,在同样重视下要有所区别,在教育教学上重学生,在管理服务上重教师,对于普通教师来说,要以学生为主,对于干部教师而言,要以教师为主。干部教师的工作职责是要用学生为重的观念来引领普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住,但是不等于干部教师工作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因为普通教师与干部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不一样的,前者面对的是学生,后者面对的不但是学生,更主要的是教师。一所学校的学生不是全部由干部教师来直接教育的,干部教师是引领所有的普通教师去教育全体学生。因此,作为干部教师更应该重视教师而不是学生。

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择校热盛行,在招生之际,一些学校的择校热线不断,家长排队抢名额。对此,家长应该不是看重这所学校,“为了学生的一切”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而是看重的“好教师都到城里去了”,所以“我家孩子也到城里去”。如果现在大谈特谈城乡教育资源均衡能够实现的话,好教师能够均衡的分布在各地,可以肯定择校热不是马上偃旗息鼓,就是狂热骤减。但是城市化不可挡,好教师去城里不会停,所以择校热也不会灭,城乡教育资源均衡是理想。只有当城乡教育不再存在差距,才是择校热退烧之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家长的洞察是明锐的,因此,学校工作更是要以教师为重,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强则学生强。

让“以人为本”在教育中还其本真,以生为本亦以师为本,重学生也重教师,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相处,在学校工作中管理服务上以教师为主,在教育教学上以学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