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3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创新研究

赵偶

赵偶(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规模也在快速的扩大。构建科学严谨、完整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已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命脉。本文简要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工作现状,并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深入研究如何创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创新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9-128-0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人才越来越为社会发展所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是有效实现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战略。因此,加强和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工作对于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性,满足人才需求,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教学质量都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因此,建立常态、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以及评估机制不仅有利于管理者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切实的符合当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现实需求。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工作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主要形式,就是三类教学检查制度;即学期初、期中以及期末三个阶段。在学期初始,教学检查主要以检查课堂的教学秩序以及教师的教学准备为主要内容。而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则是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而在期末阶段,教学检查方式则是主要以检查考纪考风为重点内容,通过及时的教学检查来全面的了解教学的情况。从而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顿和改正,从而保障、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在听课制度方面,学校的各级领导以及教师都会积极地开展听课活动,然后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形式一般为:教学督导评估性听课、各级领导检查性听课、示范性听课以及同行教师研讨性听课等教学督导制度。通常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会设立相应的教学督导室,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学校开展的重大教学政策,提供科学、有力的咨询和建议。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监督和检查,通过了解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问题进行解决或整改,并督促各个教学单位进行相应调整。

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也制定了学生评价和信息反馈的制度。通过开展学生评价活动,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方式、效果以及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将测评的结果及时的反馈到系部或者教师个人,有助于教师自身的调整与改正。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信息员制度。学校会根据学生信息员提供的教学信息来了解教学的工作情况,从而及时的修订教学计划、整改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学习的水平,符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整体方向。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可知,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过程当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学校没有理顺监控与评估之间存在的关系。在教学评估过程当中,学校只注重评估单一的部门,而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之间没有构建成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估系统。除此之外,评估过程当中的主客体关系也较为混乱。往往侧重于监督教师的评估而忽视对教师进行引导,因此直接导致了教师参与教学评估的积极性不高、配合程度较低,不能够体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学校对于监控与评估的操作与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这表现在进行评估时随意性较大、人为因素较多、定量分析的数据不足、定性分析的结论较为空泛以及主观性过强等现象。有些高等职业院校仅仅根据一两节课的评估而判定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水平,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偶然性。

除此之外,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具体表现为部分管理部门、系部、教研室以及任课教师都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引导作用。

三、创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相关策略

(一)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根据实际制定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办法》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科研管理等目标与路线,保障日常教学秩序,促进形成优良教风学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建立由教务处与教学督导组学期检查,系部定期检查,专业教学团队自查三级督导制度,以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听课,学生网上评教的多层次、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规程、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以及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细则等管理细则,加强质量监控过程的透明性、时效性。除此之外,加强新生和新进青年教师培训,规范教学管理行为。

(二)明确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如《教学基本文件编写规范》、《教学工作规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实习实训计划,以及其他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从而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切入点,制定各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从而明确具体相关人员和质量标准的工作规范性。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严格的执行《教学基本文件编写规范》、《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及《教学信息员工作细则》等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设定课程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的过程中,通过“三级督导”(学院督导、系部督导以及教研室督导)以及“六方评教”(学生评教、第三方评教、系部评教、专业评教、家长评教以及用人单位评教)来对全程进行监控,从而保障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方面,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期中已经学期末进行定期的教学检查。可以采用教学督导组、教务处等联合检查的方式,逐级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以及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开展评学评教过程。每学期教务处集中组织网上学生评教以及教师评学活动,完善和组建学生教学信息员的队伍,并且随时接受和处理有关教学工作的投诉和建议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的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教师代表座谈会,全面地听取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建议,并且有效的及时反应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准确的掌握教师授课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保障教学工作有序、稳定的实施。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使学生信息能够实时地进行反馈。每个班级设有专门的教学信息员,教学信息员每周定期向教务处反馈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情况,使学院能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内容以及进度做到有效监控。系部与各专业教学团队也要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和教研教改、课程改革会议,充分征求师生意见,收集教学有关信息,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四)及时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

通常来讲,确定顾客的满意程度主要是依据院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否能够切实的满足学生、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的最终需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定期的对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以及行业协会进行咨询和调查,对于学生在单位中工作的情况、进步的状况以及专业胜任程度等方面作出清晰明确的评估。值得注意的是,高等职业院校特别要从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估过程当中了解到两者对于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和标准,以此来检验院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对教学质量存在的不足进行诊断,进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学校可以建设阳光平台信息反馈系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调查和分析,然后寻找出影响学生满意程度的主要的因素,并积极的加以纠正和改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优劣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综合评估以及毕业生就业率来进行决定和反馈的,学校要结合这些评估结果来制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措施。

(五)实施空中课堂形式,优化高职教学质量

“空中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设备,实时的对教师的视频、语音、课件、板书等内容进行直播,把讲课过程逼真地搬到网上。只要学生上网就能加入课堂听课,参与答疑。师生之间通过音视频、课件等方式进行实时交互的一种课堂形式。除此之外,空中课堂系统强大的互动教学功能,比如:电子举手、语音问答、文字问答、学生视频、实时课堂测验、网页协同浏览等也为高职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空中课堂形式,能够优化教学质量,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科学的、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才是有效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和高职教师需要认真的研究、积极地探索新形势下教学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规律,建立和完善符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评价制度,从而构造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地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逐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梁平,胡颖梅.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7):12-13.

[2]杨一波,李新伟.建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6,(02):38-40.

[3]王建香.构建高职高专院院校内部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与多视角的教学质量监控客体[J].当代教育论坛,2005,(06)(上半月):17-19.

[4]张娟,李博.谈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01):23-24.

[5]王鹤霖,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2011,(02):23-24.

[6]张淑梅,方淑艳.实施教学质量全面监控,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07,(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