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现代语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3

网络语言对现代语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的研究

包桂英

包桂英(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而产生的一种新语体,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易于网友输入及理解的新语言。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手机的大规模应用,网上聊天、论坛、博客不断增多,网络语言如洪水般涌入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并走下网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无疑会给传统汉语的规范性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从当前网络语言的分类、构成方式、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的“双刃性”。

关键词:网络语言分类构成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大致分类

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等;第三类是网民在聊天或是bbs上的常用词语,也就是“口头语”,如美眉、大虾、斑竹、菜鸟等。其中第三类网络新词语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这些由敲起键盘来劈里啪啦的网上高手们用他们灵活的脑子制造出来的一连串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奇词语,着实让不熟悉网络的人匪夷所思。然而,这些新词语却是众多网民们所熟悉和喜爱的,这一层次定义的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技术层面的“因特网用语”或“网络术语”。

二、当前网络语言的主要构成方式

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字母的缩写和借代。如“GG、MM、DD、JJ”等汉语拼音头字母简写,即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是亲昵的称谓。再如不愿意提及某人的大名或不便于直接说出来的东西,于是就采用“×××”代替。

2.文字的谐音和转义。如:“斑竹”原来正确的词应该是版主,但是由于输入的时候选字困难,就成了斑竹;“楼上楼下”是BBS上常使用的词汇,用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

3.表情符号。如“^o^”表示一头可爱的小猪,“→_→”表示怀疑的眼神。

4.数字与谐音。如886(拜拜了)、596(我走了)、“衣(一)见钟情”、“糖糖(堂堂)正正”、“默默无蚊(闻)”、“鸡(机)不可失”等。。

5.形象的借喻。例如:modem(调制解调器)写作“猫”既是谐音又是形象的比喻。再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潜水”表示不太发表意见,仅仅浏览一下帖子的行为;“火星”指的是对时髦的事物知之甚少,好像就是从火星来的……可见网民们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词来代指复杂的意思。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网友们的再创造,此类词语将会以极快的速度不断涌现。

调查数据显示,网络语言使用最多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18~30岁之间的网民达62%,其中18~24岁的占42%。网民中以本科生最多,大专生次之,分别为39%和36%,在校大学生平均上网率达89%。

调查结果显示,对网络语言表示“喜欢”和“感兴趣”的分别多达15%和60%,表示“无所谓”和“反感”的分别占12%和11%。由此可见,对网络语言高度关注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75%。这是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数据调查。如此明了的数据告诉我们网络语言已经不容忽视,它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影响

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势必会对我们的现代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大量的网络词汇为我们汉语词汇的更新、补充提供可能。网络语言中的那些具有稳定性意义的词汇,经过时间的筛选并约定俗成后,完全可以被现代汉语所吸纳,例如VIP、E-mail(电子邮件)、网民、网虫、微博、团购、播客、博客、博文、跟帖、超媒体、电子书、电子政务、内联网、物联网、网评、网瘾、微博、云计算、给力……这些词都收纳到了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当然,任何时代的新语言都不会原封不动地进入我们母语的语库之中,它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过滤以及词语的规范化处理。网络语言现在已不只是网上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正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社会。二是许多网络词语确实起到了省时、形象、诙谐、调侃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网民的审美情趣,也在交流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像“PK”(“杀手游戏”,Playkiilgame)一词直接来源于网络游戏,并很快流行在所有的娱乐节目中。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生》就用到了“PK”一词,而后几乎所有的娱乐选秀节目都要“PK”。“PK”一词虽然没有形象性和亲切感,却迎合了年轻一代的个性特征,这样的词汇也是很流行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流行的新字新词,我认为,当某个新字或者新词到了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它的时候,就应该被收入字典当中。比如说发送、下载、上传、秒杀等等,这些词汇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这些词语或词义应该被规范地纳入词典中。新浪网聊天室里的网友曾经进行过题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大讨论,共有三百八十多人参加了辩论,其中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传统语言的补充应该走进大雅之堂”的占67.1%,认为“网络语言不利于现代汉语规范”的占14.36%,“不知道该如何断定的”占18.54%。网民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一目了然的。

同样,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网络语言在充实现代汉语词汇的同时,也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如果你是网民(网民一词也是应网络而生的),对于网络语言或许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上网的新手来说,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阅读、理解和使用这些生吞活剥的网络信息确实令人费解。如前几年我在网上学习五子棋时,有个学员问“你是JJ、GG、DD还是MM?”我当时就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想了半天,以为是对方熟悉的某个人的代号,就回答“都不是”,结果让对方好一顿嘲笑。101岁高龄的周有光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当崔永元向他介绍所谓“火星文”的时候,周老连连摆手:“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东西,我看不懂啊。”现在网络语言发展速度之快,不但连老一辈语言学家望洋兴叹,就连生活在80年代、成为这个社会主力军的年轻人来说,对一部分新兴的词汇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最近在校内网上流行的“餐具”、“杯具”等,许多人不得不请教九0后才知道是“惨剧”和“悲剧”的谐音。

由于网络语言很简约、很口语化,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功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所以对文字不是特别考究。大量谐音字、词的出现,对现代汉语的使用构成了危害,“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就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病句,如用“斑竹”代替“版主”、用“美眉”代替“漂亮妹妹”、把“一往情深”写成“一网情深”等,这种故意写错别字、故意歪曲字词的本义,势必对现代汉语的规范构成负面影响。在表达要求准确而严肃的公文里,如果同样使用网络语言就会直接影响到应用文的运用效果,对青少年的语文能力同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行文特色渗透到语文教学和学生作文里边,会造成写作不严肃、随便丢掉句子成分、省略、用错别字等,混淆了青少年对规范汉语的正确认识。中小学生汉语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规范的语言文字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再加上他们模仿力强、辨别力弱,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对他们形成健康规范的语言文字习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网络语言对语言的纯洁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有些人为了发泄在现实中的不满或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他们在没有现实中交际原则的约束下会显得肆无忌惮。由此网络词汇中夹杂着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词语,从而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如“TMD(他妈的)、WBD(王八蛋)等。很多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潮,蔑视传统,崇尚创新,自我张扬,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无知的人则误认为像“古惑仔”那样满口脏话便是时尚、便能语出惊人,更有甚者还将这些语言带到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现代汉语的文明成果。我们不能否认,网络语言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变体,很多谐音词实际上是错别字的使用造成的,如“在”和“再”不分、“这样子”写成“酱紫”、“班主任”写成“斑竹人”等等,严重影响了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性。而且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中,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上学期期末,我对200名学生进行调查,71%的同学认为网络语言与平时生活中所用的语言差别不大,而18%的人则认为差别在于生活中的人听不懂而已,另9%的人认为说网络语言很有个性。但无论持何种观点,他们都认为网络语言使用很方便,并常挂在嘴边。所以这些语言广泛地流传到学校中,成为很多学生的口头禅用语,甚至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代替了规范的现代汉语,如“心情很美丽”、“他很阳光”、“她很淑女”等等经常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出现。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习规范的现代汉语造成很大的难度,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学生很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同时,一些新的网络词汇也会导致读者认读困难、理解困难,甚至造成误解等问题。

四、应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从出现到现在人们就一直对它褒贬不一。一种观点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也造成了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代沟。而且网络语言中错别字百出,也加大了现代汉语学习上的困难。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存在即合理,网络语言的出现极大地促进和加快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而笔者认为,对网路语言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堵不如疏,新事物的出现肯定要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语言专家佟乐泉特别提到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时说:“相当多的词汇需要引导和规范。”一方面,对于一些下流低俗的网络用语,毫无疑问,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消除网络上的不文明现象,努力创造一个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网络语言毕竟是一个在特定的区域里特定的对象中交流的工具,就像我们讲的方言一样,别人听不懂没关系,只要说话双方能听懂就可以了。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曾经指出:“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网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只是写给特定人看的,他能看懂就可以了,但是不要让它影响到现实的学习和现实的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学生在写作中将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掺和进来,作为教师或家长应及时给予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网络用语的发展。

总之,网络语言变化快、灵活、幽默、简洁,我们对于表达清晰、思想内容健康的网络语言应该提倡和引导。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同样可以达到方便交流的目的,更不必担心网络语言对于普通话的冲击,因为那些生命力强、表现力丰富、思想健康的网络语言渐渐地会被普通话吸收,成为伟大祖国语言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王比学胡玥成语“被”谐音,网络语言滥用:语言文字规范需完善.人民日报,2010年12月。

[2]王霞网络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张定光《网络语言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6期。

[4]刘春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8,(9)。

[5]刘利波网络语言对高校大学生影响透析.琼州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