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张玲

贵州省兴仁县一中张玲

当今社会己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学习,更确切地说是怎样掌握信息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向着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在化学学科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本文试做初探。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特征

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即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高效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参与,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具体的讲,研究性学习有以下特征:

1.探究性

探究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这种探究性表现在研究课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得也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教材上直接得到,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解决问题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2.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首先,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其次,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拘泥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再次,许多课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需要去权衡利弊,进行评价,这就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最后,时空的开放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联系起来。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从目前中学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方式中解放出来,到社会去学习,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

4.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的教学模式。具体地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有以下四个阶段:

1.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

适当地使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背景、目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在学生选题之前,介绍当今我国教育改革动向及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重大意义;介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具体如下:

(1)常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论点或假说→撰写研究报告

(2)常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做出假设→设计实验以验证假设→做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2.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指导学生选好研究性课题是成功的一半,可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的实际,也可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或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课题选择的价值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选择适宜的课题。例如,学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结合氯气的性质,让学生研究氯气的发生装置,防止氯气污染实验室环境。学到“化学平衡”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生活、生产、社会中的有关平衡知识,以及如何应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这些平衡。学科知识结合生活、生产、社会问题展开,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研究欲望。教材中合成氨工业,硫酸、硝酸工业,硅酸盐工业,塑料、纤维素等都是很好的结合材料;还可以从简易实验入手,如从鲜花中提取代用酸碱指示剂改变花的颜色,以兴趣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掌握研究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高二学生特点以及我校实际情况,拟出以下课题供学生选择:①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②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③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④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究;⑤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⑥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⑦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⑧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⑨绿色能源离我们还有多远等。

3.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每个课题小组一般3~5人,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化学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使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建组之后,每个课题小组要明确制定出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以及对调查问卷、提纲、实验方案的编制等,使研究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4.实施方案,信息处理,得出结论和课题评价

学生走出课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做实验、搞调查、实地考察记录、体验学习、上网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定期检查课题研究的情况,及时总结,使课题逐步深入并落到实处。然后把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与概括,以小论文、图表、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提出个人的建议。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随着教育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实践,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推广,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积极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