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创新自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创新自主能力

卢俊

卢俊

(渠县涌兴镇第一中心小学渠县635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已日显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语文教学谈论的焦点。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氛围;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等,为学生学习创造良机,把语文教学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心里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始终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告诉我们,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题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利。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解放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放松了学生身心,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例如,教学清代诗人袁牧《所见》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在一节课中,学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且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比平时大大提高。充分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真理。

三、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他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说:“我来一根空心草的杆子,深入瓶子,就像我喝可口可乐一样。”有的学生说:“检个塑料袋,把水倒入塑料袋里,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创造思维自主学习的火花自然迸发出来了,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学习时,有学生提出,五壮士既然光荣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呢?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激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创新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不可避免地要对学生提出的新见解、新发现作出评价,倘若处理不好,往往会因此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科学研究显示,当评价被看成是一个威胁时,它通常会伤害创造力。然而,若受试者预先知道创造力要被评价,并知道评价的标准,那么对他们将更有利。因为“学生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方式,也许这种理解在教师看来是不全面、不合理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对学生自己来说却是有意义的,因为学生是在他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上来理解事物的,是从他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所以,教师应摒弃以往在课堂上或批改作业时,单一的“对”或“错”的传统评价方式,尝试创设鼓励创新精神的新型评价氛围。比如,学生在课堂进行思考、讨论、练习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漏,这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此时,教师不应急于作出评价,立刻出示正确答案或过程。而应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由师生共同进行评估,给予学生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这是否新的、与众不同的建议?”“这个建议是否比原来的做法更好”等。

五、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文为例。课后,我布置让学生查找,搜集一些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大自然的语言”。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们便开始汇报,有的同学汇报早晨麻雀蛙鸣表示天气晴朗,有的汇报蚯蚓出动爬出地面表示将要下雨,还有的同学汇报了清庭低飞、水泥地潮湿、蚊子成团等下雨前的自然现象。这样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总之,二十一世纪呼唤回归自然,呼唤人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一道新世纪的曙光,它将照亮漫漫教学。为了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夺目光彩,让语文成为一泓活水,成为学生爱学、会学的一门课程。教师需要的是积极引导,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化作暖暖的东风,吹来素质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