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4
/ 2

企业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

周景艳

(张家港澳洋医院杨舍分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为了加快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进行转变,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更具竞争力。同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应针对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逐渐形成完全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解决更多的市场发展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精益管理;内涵

引言: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特点,将全体人员结合在一起的标准和行为方式的最基本的提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企业为了实现精益管理目标,就需要将精益管理这种理念,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在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完善的情况下,重视企业文化发展理论,进而形成企业长期发展的管理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管理文化更加侧重于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念,通过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文化,促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应充分重视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并制定一系列的发展方案,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文化水平。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从题意理解,所谓的“精”,就是手段,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所谓的“益”,追求的是效益,即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精益管理的核心概念就是消除浪费、贴近顾客、持续改善。

1.精益管理的出发点就是强调顾客确定价值和顾客拉动,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均以销售为起点,按定货合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行“拉动式”的准时化生产。以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生产,以后道工序拉动前道工序生产,准时地组织各环节的生产,生产既不超量也不超前。准时化生产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有效地调动企业各项生产顺利进行,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

2.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强调协同作战,团结协作。精益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有一整套的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基准,但是再好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基准,如果没有人的执行都等于零。因此,精益管理从人的思想入手、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通过企业文化,建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培养集体荣誉感,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方面,企业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企业是一个团队,互相之间要协同作战,使“1+1”大于2。只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作战,才能够发挥整体合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核心思想是彻底消除浪费。归纳起来,精益思想就是在创造价值的目标下不断地消除浪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很多,常见的有:因无需求盲目生产、采购而造成了积压和多余的库存;产品质量有缺陷而返工,或者服务不满意而引起客户不满;未按操作基准而过度加工,或者流程基准不完善而导致实际上不需要的加工和程序;流程缺乏科学化,多余搬运,造成不必要的物品移动;设备不完善或工位设置不合理,造成人员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动作,产生多余的运动;生产各环节衔接有问题,造成人员、设备等候;由于各部门或不同工位之间协调不强,工作中扯皮推诿,造成不应该的时间上的浪费等等。努力消除这些浪费现象是精益管理的最核心的理念和最重要的内容,消除了浪费,也就等于生产流程科学化,减少超长距离移动,减少停工待料,提高设备的稼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物料、设备能力,提高效率;让没有浪费环节的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

4.强调全面的自主管理。抓精益管理的企业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生产中的每位员工的自主的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注重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此道工序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不会流到下一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流到下一道工序的产品是合格的产品,决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最终保证到客户手中的产品是满足质量要求的。每个部门、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岗位职责清晰、计划周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么,而不需要领导每天布置、监督员工去做什么。

二、企业管理文化的内涵

企业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企业如果想真正地进行精益管理,而不是将之变成一时的运动,企业的管理就必须植根于文化之中,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称之为管理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文化是将该企业的全体人员结合在一起的标准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文化代表本企业的目标、信念、价值观念,是本企业管理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成份。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从而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相反,落后的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使员工与企业目标不一致,员工之间不能互相协调,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使企业每况愈下。

1.努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创造社会效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品牌效应;对内创造一个使广大员工身心愉悦、和谐团结、互相尊重的工作环境;形成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基准;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挖掘和开发人的潜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生机、活力、富有创造力的企业。

2.企业管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层管理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标志、代表色案、对外形象宣传等等。第二个层次是中层管理文化。企业制定战略性的方针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形成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和作业基准;加强执行力,培养员工自主管理能力,作业标准化;企业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倡导广大员工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共同遵守。这是企业的管理核心所在,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是深层文化,这是一个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思想理念上的东西,形成企业特有的管理思想、哲学观念、价值体系。

三、企业管理文化与精益管理的关系

1.管理文化与企业精益管理的目标与核心是一致的。

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企业获得良性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团结、使人得到尊重的工作环境。企业追求的利润不是一时的回报,而是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以形成精益管理的长效机制。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型企业靠领导,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只有追求卓越的文化,才能保持大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了特色的海尔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精神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海尔的每一位员工在实现海尔的大目标中,也不断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2.管理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管理效率依赖于诸如价值系统、管理哲学等文化变量。

管理文化建设以及精益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只有建立了优秀的管理文化,“人”这个中心,才能真正与企业一条心,才能够按照精益管理的各项规章、流程、基准去操作,才能发挥机器设备所不具有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企业的资源中,设备、技术、规章制度等都可以模仿,但唯一人力资源不可以模仿。

3.管理文化是企业精益管理的驱动力。

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中,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企业管理之中,发挥着无形的灵魂作用。要想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能够通过企业的价值观,团结广大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发现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善,追求卓越。

4.企业管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导向、引领和约束作用。

一个企业的企业管理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所有企业成员就必须处于这个价值体系中,共同遵守企业的规范、标准、行为准则。企业管理文化的导向、引领和约束,既具有制度式的硬约束,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软约束,软约束的力量往往要大于硬约束,并形成一种员工自愿奉行的力量。这种软约束会形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形成所有成员都自觉积极向上的氛围。

5.优秀的管理文化能够增强凝聚力和激励作用。

以精益思想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文化,它所形成的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无形之中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合力,把企业中来源于五湖四海,兴趣爱好、性格脾气迥异的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结束语

要想真正实现精益管理,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系统的系统管理体系和自主控制体系,将企业管理文化的建立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发挥灵魂作用,不断驱动企业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参考文献

[1]张舸.企业文化以精益思想为导向[N].中国石化报,2010-09-13(4).

[2]张敏捷.浅谈新经济与企业文化[J].魅力中国,2009,(9):53-54.

[3]程政,杨福东.精益管理文化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2,(1):310.

作者简介:周景艳,身份证号码:32058219900526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