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与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析毛泽东与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性

何静文

何静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主张唯物主义哲学,实践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基石,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观点正是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性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维的实践性是思想实质以及根本性的特征。

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经过思考和总结,以及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了必须坚持时间性的根本原则,因此,在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维中始终贯穿着实践性原则。

在毛泽东同志早期的哲学理论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实践性思维方式的思想根本原则。尤其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点,更是充分表现了他的实践性思维方式。毛泽东同志指出,唯心主义就是因为没有实际调查妄下结论造成的。而且唯心主义的后果必然是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这里其实已经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只是没有在字面上明确表达而已。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维实践性还体现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实践论中。这里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实践论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对于实践地位作用的论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目的。由此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体系。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完整的认识论体系。《实践论》的主题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反对理论与实践脱离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毛泽东同志在自己的理论著作中从实践出发,富裕“实事求是”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在实事求是的理解中无不渗透着实践性的思维。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中国社会结合的表现,是这种思维在中国社会的合理运用。“实事求是”从根本上说就是实践性思维。

邓小平同志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践性思维方式为根本,以不断变化的现实为条件,既继承了以往的经验,又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突破以前的束缚。面对新要求、新情况、新问题,采取适合的新的思想、新方法。他在指导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的时候曾经深刻的指出,要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出发,并且拿成果接受实践的检验。邓小平同志在哲学思维上提倡解放思想并且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防止偏颇。防止教条化,在社会主义自我摸索的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为实践服务,坚持走以实践为基础的道路,所以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提出我们应该从实践中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思想原则的指导下,邓小平同志指导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就,由此推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性有所表现,我们列举如下:

第一,在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同时强调解放思想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正确方法。

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实践性的思维,必须打破所有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寻求不断变化的现实中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维方式,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到领导革命都鲜明的表示反对一切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他对那些动不动就拿所谓国际斗争经验指挥中国的革命,轻视中国国内的现状轻视国内革命的经验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批判。他指出,国内革命在借鉴国外斗争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国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真正救中国的道路。他在延安的整风活动中的观点表现出实践性哲学思维的观点,明确反对主观主义。强烈的批判那些拿着马克思主义的词章死板的解释中国革命中遇到的问题的教条行径。指出应该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解释思考中国的现状。分析中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的救中国。如果运用想法的方法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正好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

文革后,四人帮被打倒,但是部分党和国家的干部迷信于两个凡是。不从新的形式出发,不面对新出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邓小平同志以实践性的哲学思维为指导,表现出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回复并根据现实从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1978年的讲话成为了冲破旧思想宣扬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他明确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哲学思想的实践性。同时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从现实和理论的角度进行了批判,使我们党始终站在实事求是的前沿,指导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与毛泽东同志相比,邓小平同志所面临的是长时间形成的僵化局面,任务更为艰巨。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高举实事求是的思想大旗决不妥协,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发展道路。

二、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建设中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和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哲学思维的基础。是坚持实践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任何事物都是在实际中产生发展并且在现实中消亡的,没有任何所谓原则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的使用原则和方法。

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绝不照搬照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不从实际出发,仅仅盲目借鉴国外经验的行为都是不会去的成功地,而且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忘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原则无异于大树脱离了根系,会从根本上失去生命力。

毛泽东同志在广泛参与中国社会后进行思考和调查,领导我党树立从实际出发的良好作风,毛泽东同志在社会研究中不忘对相应的理论进行学习并结合实际思考分析,虽然学习理论却从未被理论束缚,把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绝不关上门和实践隔离开。毛泽东同志反对那种只会死读书和读死书而抛弃实践的行为,在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盲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性,表现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践性之深刻。

“四人帮”被打倒后我国急需有人来从千头万绪中理出合理的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指导国家的建设,邓小平同志结合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进行拨乱反正,找到中国在当时情况下最适合的一条发展路线,并且从实事求是出发,解决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存在的各种僵化的混乱的局面。他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到一条中国富强的道路。

邓小平同志在实际指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是邓小平实践性哲学思维的表现。

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的指出“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做的,更是利用这一原则去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特性,明确的指出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能盲目的借鉴别国的经验,同时在批判革命中出现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利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状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性。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维的实践性是明确的表现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中的,他表示革命者应该亲身走出去经历革命,总结经验才能找出真正的革命道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就需要革命者不断反复的时间提高总结思考。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性思想指导了我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但是这一思想并没有完全解决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因此在这个基本为提上邓小平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我国曾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走过弯路,最终邓小平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观点。在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他带领人民群众不断的探索,从实践的实际出发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在新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重新认识,重新思考。走出了一条正确的推动祖国繁荣发的新道路,这是邓小平坚持哲学思想的实践性的具体表现。

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在其思考和行为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的结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的结果,这一思想是对以往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哲学思想的挣脱和超越,这一思想指导我们走上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繁荣富强的道路。在长期处于封建思想余孽桎梏中的中国树立了一座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正确思想道路和实践道路。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条件,同样是我国在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应当始终坚持并且不断思考分析解决遇到的新情况的关键。

三、结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应当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大旗,冲破一切旧思想就理论的束缚,坚持勇敢的走下去。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

注: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

邮编:110122

(责任编辑陈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