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要注重阶段特征的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高中历史要注重阶段特征的教学

支雅惠

支雅惠陕西省蓝田县城关中学710500

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如何加强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呢?

首先,严密划分历史阶段,理清基本线索。一部人类历史,浩如烟海,纷纭复杂。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历史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该让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历史课本的基本脉络,从总体的高度把握教材,这就是指划分历史阶段,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世界近代史为例,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到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贯穿三条基本线索: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主线索是资本主义。然后根据对世界近代史的定性“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等四个发展阶段。通过这样划分阶段、理清基本线索,使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有了最初的框架印象,这对以后的学习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准确揭示和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建构知识网络。划分历史阶段、理清教材的基本线索只是历史阶段特征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建立起有机的历史知识网络。这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一定历史阶段的知识体系是由大量的史料有序构成的,阶段特征也就蕴涵其中。采用归纳的方法就是将其抽象而出,把形象的知识抽象化,把感性的知识理性化,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以世界近代史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例。其一,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北美及拉美的独立战争等构成了这一阶段的基本史实,可归纳出这个阶段的政治特征:少数几个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还没有达到改造整个社会更谈不上改造整个世界的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势力还占有一定优势。把握住了这个特征,我们自然就可以从本质上去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必然性。其二,此时欧美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尽管它暂时还无法彻底战胜封建经济,但它已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是本阶段的经济特征。欧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其三,从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及16至18世纪的亚洲等史实概括本阶段的东西方关系的特征。欧洲各殖民国家在亚非拉各地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而亚洲一些古老的封建国家仍然闭关自守,充分显示了难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其四,这一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新思想,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设计了一些构想,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这是本阶段的思想特征。把以上四个具体特征总结起来,就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总的本质时代特征——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封建制度的衰亡。

最后,立足阶段特征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历史阶段特征既可以作为学科知识来掌握,又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这一阶段为例。首先可以把本阶段的基本史实概括为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等。如果把教学目标只停留在这些知识点上,显然是不够的,那么,怎样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呢?采用历史阶段特征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首先,应指出,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时期,是世界近代历史的前夜。由于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兴起,引起了欧洲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寻找满足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于是欧洲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要求学生抓住这一特征,充分利用史料,透过历史现象的表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准确把握以下历史概念: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在教与学的合力下,学生形成了客观而全面的认识:这三者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都依存于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发展,又反过来对它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以上概念的准确把握来源于同一指导思想,即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运用了知识点概括、史料分析、联系比较等方法剖析了历史现象,从而抽象地概括了历史现象,揭示了其全体的本质的属性以及历史现象之间内在的联系,真正实现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总之,历史阶段特征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还可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前后贯通、左右并串、中外交错、纵横比较、异同对比,就能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能够突出历史教学的时空性特点,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迁移,从史实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启发,从而抓住历史知识的本质属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和联想能力,甚至能使学生引起学术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冲动。加强历史阶段特征教学是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把握历史脉络的一个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