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护人员感染防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精神科医护人员感染防治分析

厉兆杰1饶圆圆2

厉兆杰1饶圆圆2

(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510)(2深圳市武警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精神科住院患者多以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且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住院周期长,患者长期在封闭或半封闭式医院强制管理下生活,活动范围较小、日常户外活动量较小,使得医院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也加大了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疾病感染机会。因此有效预防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疾病感染,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防控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本文针对精神科医护人员感染防治作一阐述,使精神科医护人员对防控感染加深了解,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关键词】精神科;医护人员;感染;防治

一、精神科感染源的产生

1.抗生素的使用

精神科患者大都是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在疾病预防或治疗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在长期使用下,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性,形成不良循环和致病菌感染,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也是导致致病菌感染的重要原因[1]。研究表明,红霉素与氯霉素联用,不但发生拮抗作用还增加了肝毒性[2]。头孢松钠与头孢他啶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引起药物叠加效应导致药物中毒[3]。

2.手术操作的开展

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使用各类手术及手术器械成为感染源。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或留置导尿等治疗措施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机体天然免疫保护屏障,导致细菌的入侵,成为感染源[4]。此外,精神科患者大都为年老体弱病人,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并等基础疾病较多,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各类细菌[5]。

3.医院交叉感染

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者污物后未洗手带菌率为100%[6]。当医护人员无菌意识不强,在接触病人未及时更换手套或洗手,诊疗器械消毒不严格,都可导致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二、精神科感染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针对性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建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医院感染小组,制定相关的补救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不留隐患。2.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医院应定期有针对性给医护人员开展有关感染知识的培训,使之了解医疗废物处理的法律法规,提高医护人员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并且熟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提高防治疾病感染意识。医护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且养成清理工作台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

3.加强空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由于封闭半封闭式的严格管理,精神科各个病区活动范围较小,增加了病原菌的感染,因此病区需要经常通风换气,用消毒剂或紫外线定期消毒杀菌,保持病房与病人活动区域空气干净清新。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要适当的督促患者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4.减少侵袭性操作

精神科患者多有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治疗与日常护理过程中需慎重考虑,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如吸氧、气管插管、插尿管、静脉导管及呼吸机的使用,要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防止病原菌扩散,成为感染源[7]。

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影响,生活起居规律较紊乱,导致身体营养状况较差,机体免疫力从而较为低下[8]。有研究报道,精神科医院感染较多的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疾病感染、胃肠道疾病感染、泌尿道疾病感染[9]。临床医生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从而降低精神科的感染。另有相关报道,由于精神科患者长期服用神经类药物,肝功能损坏严重,导致维生素A转化能力下降,呼吸道黏膜的受损导致机体防御机能下降,从而使精神科易发生感染[10,11]。因此医院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三、小结

临床精神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做好日常隔离、消毒等措施,严格并且熟练掌握医院临床感染诊断标准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做到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根据不同精神疾病的病发特点,做好疾病监测,有针对的制定防控措施,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精神药物,降低精神科患者易感性,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减少精神科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亚新,王亚霞,魏琴.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17-1419.

[2]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2-78.

[3]王睿.抗菌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2-44.

[4]李明丽.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3):418-419.

[5]李建英.护理人员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1,(13):67-67.

[6]刘#美,宋小琴.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DOI:10.3969/j.issn.1006-6411-B.2011.01.095.[7]廖之明.浅谈精神科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2,(23).

[7]裴建琴.精神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1).

[8]张玲.4年精神科医院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7).

[9]佚名.浅谈精神科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2,(23):115-115.

[10]罗玫.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0):417-417.

[11]晏成芳.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ISTIC,2008,8(8).DOI:10.3969/j.issn.1009-6647.2008.0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