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研究

邓声斌

邓声斌

(云南昭通镇雄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昭通镇雄6572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的疗效分析方法从2010年10月-2013年1月的38名来我院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并对其研究。从上颌骨变化和上下颌牙齿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结果在27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微型种植体稳定性强,取出之后面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也没有产生明显的不适感,上颌骨变化和下颌牙齿变化的参数P值都小于0.05。结论从结果分析来看,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疗效是非常不错的,值得各个医院包括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疗效

现在人对自己的面貌非常的在乎,一些先天性牙齿有缺陷的人都希望通过后天的医疗技术得以矫正,这也是近几年来口腔正畸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口腔正畸也就是所谓的牙齿整形,在这一过程中,牙齿受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影响,这个反作用力我们称之为支抗。口腔正畸通过对牙床、牙槽等进行牵引,在治疗过程中的慢慢形成良好的牙床及牙齿形态排列。目前,从相关研究和实践证明都可以看出,微型种植体支抗已经广泛运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通过2010年10月到2013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38例患者进行微型种植支抗研究,并分析出当前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其治疗中的疗效。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10年10月份到2013年1月份到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38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患者为12例,女患者为26例,年龄在13岁到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8岁。其中24例为牙弓前突患者,14例为开唇露齿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没有其他病兆,具有可研究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专用的引勾。在手术前进行全颌曲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和根尖片的拍摄,把微型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或者尖牙牙根间的牙槽骨备用,在植入部打上明显的标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检查。检查完患者的牙根状态和方位后,进行局部麻醉处理,麻醉深度达到软组织就可以了。运用黄铜细丝线进行微型种植体在牙齿之间的区分。找准牙齿植入部位,如果患者的植入部位不明显或者被牙槽粘膜覆盖,就需要实行3-5毫米粘膜切开,避免软组织在植入的过程中卷入进牙槽中。通常情况下可直接植入2-3毫米之间,多采用与牙齿本身骨面相垂直的植入方式,植入转矩尽量少于16°。植入后,在种植体与牵引钩之间,利用拉簧或者链状橡皮圈,进行加力,加力少于500g。手术之后患者复诊,2周后种植钉无异常即可开始牵引。每月进行一次矫治复诊,更换拉簧或者链状橡皮圈[1]。矫治结束后,先取下加力装置,再取出支抗。取出支抗采用专用的植入工具在被植入的支抗钉的头部进行旋转,可使支抗顺利取出,不需要进行麻醉及缝合等处理,创口会自行愈合。

1.3观察指标

治疗27个月后,对38名患者的上颌骨变化,包括SNA、SNB、ANB、Z/Angle。上下颌牙齿变化则主要包括OB、OJ、U1/L1、U1/SN、L1/MP这些参照数据作为参照标准,并与之前的案例进行观察比较得出结果。

1.4统计方法

应用配对效果比较准确的t作为检验的标准,通过SPS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P<0.05,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大约27个月的正畸矫正,从患者出现的状态来看,微型种植体的表现良好,种植体也比较稳定。虽然有些患者在植入微型种植体支抗之后会有轻微的浮肿现象,但是影响明显不大,也没有受到其他炎症的感染,舒适感也比较可以接受。通过正畸矫正治疗,摘取支抗后的面貌很好,牙齿排列整齐,患者也没有出现不适感,总体表现良好。现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表。

3讨论

微型种植体作为一种先进的口腔医学正畸支抗,本身就是体积小,便于医生的操控,在进行手术后创面也比较小,支抗作用表现稳定实用,从而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从现有的数据研究中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小问题。首先微型种植体也和传统种植体一样是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患者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患者,更是要确保手术时的正常操作,也要随时注意患者心理上的变化,对患者害怕、恐惧、厌恶等心理都要掌握,才能使得手术正常进行。其次,微型种植体虽然体积小,但是其造成的创面还是有感染的可能,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在外界以及口腔其他物质的侵蚀下,都有可能使得植入部位产生炎症,所以,必须加强口腔卫生。最后则是要注意进行充分支抗,支抗如果没有进行充分,则很可能是的牙齿再次移动,从而导致了矫正的失败。微型种植体移动时可能会伤及邻近的重要组织结构,因此,在种植部位的选择上,仍然以尽量远离重要的神经、血管及组织器官为好[2]。

微型种植体在矫治过程中,往往在口腔里存留的时间比较长,要想使得其能够在口腔中不产生变形,必须在手术时就应使矫正器和骨质两者充分结合,从而增加种植体的稳固性,保持支抗的稳定性。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的的运用中,其疗效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我国在微型种植体的引入和使用中,发展年限还不是很长,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技术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种植体牵引力的作用下,如何才能避免反作用力的影响,是当前口腔正畸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因此微型种植体也应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哲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2):75-76

[2]倪志锋.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09(11):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