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根源性分析法降低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利用根源性分析法降低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

蒋若锦罗俊方涓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高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法找出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质量改进目的,从而降低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方法利用根源性分析法(RCA)结合鱼骨图,找出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高的根本原因进行查证,针对根本原因列出改进计划在逐步实施。结果护理人员主动参与、一次性低值耗材的流程改进和结合实际的改进措施,使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明显降低。结论根源性分析法简单易行,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和运用,通过系统查证找出缺陷,利于护理管理者运行优质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改进护理质量。

关键词:根源性分析法;手术室;低值耗材;耗损率

根源性分析法(RCA)是深入分析问题,找出引发失效的机制和诱因的一个分析过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发现问题、定位原因的分析工具,可以有助于理解并挖掘出问题背后的详细原因,以便于采取恰当的改进及预防措施[1]。随着科技进步,材料学、制造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用耗材的使用量越来越多[2]。而手术室一次性医用耗材不仅种类多,使用频率也较高[3],因此科学有效管理、高效合理使用,对医疗成本有直接影响。我院采购中心在2011年对手术室高值耗材即采用条形码管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但一次性低值耗材在手术室耗损率严重,导致手术室运营成本较高,给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带来一定挑战,因此我院手术室决定采用根源性分析法降低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来进行改进,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是对我院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在根源性分析前后做比对,在分析前2017年5月手术台数620台,与分析后2017年7月手术台数638台,在手术时间、类别与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差别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手术室高值耗材均已采用条形码管理模式,护理人员重视度较高。而低值耗材(我院根据医保规定20元以下)管理存在低效、浪费现象。2017年5月手术620台,手术打开一次性低值耗材共7440件,其中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件数893件,耗损率为12.0%。在全科人员重视下采用根源性分析方法,在2017年7月手术638台,手术打开一次性低值耗材共7662件,其中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件数296件,耗损率为3.8%。

1.3存在问题

术中手术方式改变、护理人员节约意识不强、护理人员未仔细核对、对手术医生习惯了解不够、科室无相关流程和物流配送包装不合适等现象。根据二八定律其中护理人员节约意识不强、护理人员未仔细核对和科室无相关流程已达80%,进行根因查证。

1.4根源性分析

通过全科护理人员头脑风暴和鱼骨图分析,从人员、方法、管理和材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查证,人员方面:部分巡回护士节约意识不强,对熟悉手术方式、熟悉手术医生在未沟通情况下,在手术开始前已将大部分低值耗材打在手术台上、对低值耗材重视度不够、部分护士固化思维情况严重、一次性低值耗材核查不仔细导致型号、大小错误。方法方面:科室缺乏一次性低值耗材使用流程、标识不清楚、配置基数不合理。管理方面:手术室间低值耗材管理不到位、一次性低值耗材未按照定位管理、科室成本节约意识培训不够、科室对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统计有误差。材料方面:与物流中心联系采用小包装、各类一次性低值耗材注意效期管理。

1.5根据根源性分析制定措施

1.5.1流程化管理手术室间壁柜内低值耗材定位置定数量定人员管理,实行手术间房长负责制,当日手术间巡回护士即为当日房长,通过低值耗材耗损登记表记录当日手术耗损件数及耗损类型,每日下班前与库房护士进行交接;夜间急诊护士在急诊手术间与库房护士进行交接并记录,每周两次库房护士检查、添加,添加时按照效期远近摆放,每月护士长定期督查并按照库房护士提供需求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防止浪费。这样明确责任人明确基数明确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耗损件数。

1.5.2护理人员专科化管理手术间安排护士长尽量做到专科定向使用,这样专科手术间内物品由专科护理人员管理,一方面对手术间低值耗材有全面了解,一方面对物品消耗快慢及效期远近都能做到有效管理。而对专科手术配合护理人员要加强专科理论和操作培训、考核,扎实专业是工作基石。

1.5.3沟通和成本节约意识培养为了提高有效沟通效果,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不要在工作中使用固化思维、想当然做事情,一定要了解每位手术医生习惯、喜好,配合才能得心应手,医生满意度才会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团队和谐度才会提高,成本节约意识要扎根在每位护理人员意识中。

2.结果

应用根源性分析法实施管理前后,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明显降低。见表1。

表1实施前后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对比(n)

3.讨论

3.1根源性分析法(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RCA是一个系统化问题处理过程,包括制定措施,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最后达到标准化管理方法。在组织管理领域里,RCA能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问题症结所在,并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使用根源性分析法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耗损率明显下降,这让护理管理者发现问题原因80%以上是系统和组织原因,提示管理者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系统分析,重视过程改进和监管,而不是盲目责备护士[5],通过系统查证找出缺陷,运用优质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改进护理质量。

3.2根源性分析法(RCA)在逐步完善护理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流程同时,让护理人员对成本节约意识、专科化手术配合和医护之间沟通能力都有较大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切合实际的措施加以落实,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和流程标准化,使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和应用,而且在落实过程中极大发挥了一线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申请了实用型专利1项,文章综述也在积极投稿,调动了大家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赵婉,石士进.根源分析法(RCA)在航天产品密封性能改进中的应用[J].质量与可靠性,2011(4):39-41.

[2]穆燕,刘丹,年红霞.手术室高值耗材的全程信息跟踪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7077-7079.

[3]吴玲萍,许莲芳.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的信息化管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87-1788.

[4]宋小溪.人性化护理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4):39-40.

[5]赵爱兰,韩雪珍,余艳霞,等.根源分析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杂志,2016,25(9):7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