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秘诀——以人格影响人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班级管理秘诀——以人格影响人格

都启海窦庆东

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金庙中学441500

摘要: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由此可见,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一言一行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班主任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为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引导,作为班主任往往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掌握班级管理技巧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整个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关乎德育工作的成功实施,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成与败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可以说,班主任是一所学校焕发生命的源泉,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力军。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芜杂。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不能很好地梳理自己的头绪,在工作中会显得盲目、被动和无所适从,自然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呢?就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粗浅地谈谈我的看法: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里,我们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所以,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1.发挥榜样作用,唤醒责任意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可以在班内创建图书角,图书角中放名人传记,使学生接受名人的熏陶。通过书香熏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

2.身正为范,言传身教重细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老师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责任感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增强。

3.人人参与,提高责任认知。学生只有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才能体谅他人做事的不易,才有责任意识,产生责任感。在班级中实施岗位责任制,值日班干部轮流制,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每件事情都有人做,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

4.从日常小事抓起,抓教育契机。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利用班会课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班集凝聚力。

6.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提高家庭责任感。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1.爱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动力,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

2.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充分信任学生。要民主治班,班上的事务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3.教师要保持弹性,创造幽默感。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学生,学生不理解教师。师生不和谐的关系多半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可见幽默感在处理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

4.热情的鼓励和期望是密切师生关系的粘合剂。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经常鼓励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便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也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

四、沟通好家长的关系

1.与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应间接地了解学生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2.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我们要时刻保持亲切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

3.与家长沟通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所以班主任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的态度,与家长商量共同解决的方法。

总之,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有高尚的人格魅力、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生倾注爱心、耐心,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这样,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同英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的表率作用[J].福建教育研究:综合版,2012,(1),73-74。

[2]王方志周延林发挥人格魅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13)。

[3]高廷霞浅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