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理论在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临床路径理论在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荣风菊陈新亮宋先东

关键词:临床路径;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

收稿日期:2010-11-24

作者简介:荣风菊,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骨外二科,主管护师,学士学位。陈新亮,宋先东,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骨外二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关键。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又称关键性途径(CriticalPathways)、照顾图(CareMap)、合作照顾(CollaborativeCare)、协调照顾(CoordinateCare)、整合照顾(IntegratedCare)、预期康复计划(AnticipatedRecoveryPlans)等,是医疗健康机构为减少医疗成本和保障服务质量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和管理方法[1]。作为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高效工作模式,临床路径理论在国外的医疗机构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2]。2008年9月,我院将这一工作模式探索性地应用于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86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半。护生年龄21.6±2.5岁,均已完成本科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两组护生年龄、文化水平及带教老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护生入科后,各带教老师按实习大纲完成教学内容。对患者给予传统的随机健康教育方式,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及常规的医学疾病知识。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制定临床路径,具体方法如下:护生入科后,带教老师在实习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编制外科临床路径表,并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的要求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实践教学。

1.2.2临床路径表临床路径表具体安排: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向患者介绍相关规章制度、主治医师、责任护士;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各种检查目的和意义;讲解麻醉、手术方案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做好术后体位指导、饮食营养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在科室统一制定的健康教育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需求有所侧重地修改并制定该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横轴,护理流程为纵轴,并标出护理目标,带教老师随机进行检查评价[3]。

1.2.3教学效果评价在实习期末对两组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考核。在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护生所服务的1098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比较,见表1。

组别

掌握健康教育能力

正确进行健康评估

正确实施健康教育

具有良好沟通能力

对照(n=43)

35(81.39)

33(76.74)

32(74.41)

36(83.72)

41(95.35)*

40(93.02)*

39(90.70)*

41(95.35)*

2.2两组护生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见表2。

组别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n=553)

433(78.30)

63(11.39)

57(10.31)

496(89.69)

观察组(n=545)

512(93.94)

29(5.32)

4(0.74)

541(99.26)

3讨论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临床路径的制定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完成[4]。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异时,路径小组对其进行收集、记录和分析,改良和优化不合理的诊疗护理措施,有利于临床路径的完善与实施[5]。

在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临床路径理论明确了教与学双方的目标,清晰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效率。表1显示,使用临床路径教学后,观察组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明显高于采用对照组护生,证明临床路径理论可以提升外科护理教学的质量,有利于护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优势、弥补缺陷,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应用临床路径理论进行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有助于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避免护生因年资浅、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应注意针对患者的特点及其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宣教技巧,力求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保证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而健康教育的好坏又能影响护患关系的和谐。表2显示,在对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护生的患者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护生。

在外科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使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程度得到较大提高,值得医疗机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剑云,英立平.临床路径实施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

[2]张蕾,杨霓芝,刘旭生,等.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特点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0,27(1):1-4.

[3]李杏娣,周玲英.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67.

[4]郭玲妹.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0,10(3):87-88.

[5]赵希平,余丽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