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马丽萍

◆马丽萍河南省开封市委党校475000

摘要: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亮点,也是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因而深层次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和根据本地经济建设需求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建设方式问题、规范化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

随着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作为基于网络环境的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它将成为未来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中心。而数据库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它负有建设、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责任。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可供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库。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亮点,也是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因而深层次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和根据本地经济建设需求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一、建设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是指能够体现图书馆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图书馆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地方特色,集中收集各类带有指引性的专题文献建立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可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库。目前,各级各类图书馆先后开始建设数字图书馆,加大了对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的投入。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方向,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应收藏各种信息资源,在继承文化、传递信息、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理应作出贡献。因而深层次挖掘各地特色文化和经济建设需求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是目前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之一。

二、特色数据库建设原则

1.充分发掘特色资源,保持特色化原则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形成优势。每个图事馆都要有自己的特色馆藏,而这些特色馆藏是图书馆长期面向特定服务对象,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文献资源收藏。因此,特色数据库建设应立足于馆藏传统特色文献的优势,结合用户的特点,重点建设反应馆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数字馆藏。

2.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遵循实用性原则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因此图书馆在建特色数据库之前,首先应对我国数据库资源分布状况作出认真细致的调查,并且围绕用户需求进行资源建设,以实用为原则,确立所建数据库的内容、方向、规模等;其次考察支持数据库运转的软硬件系统是否能够支持全文检索与多媒体服务,是否能满足日后扩充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

3.遵循共建共享原则

图书馆面对迅速增长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共建共享将是必然选择。当下,在我国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是通过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真正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图书馆要利用这个时机和平台,实现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共享。

三、建设特色数据库要注意的问题

1.引入市场机制,使数据库建设方式多元化

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根据馆藏资源、服务策略、基础设施和经费保障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设方式。对于那些有成熟市场机制的数字资源,可采取引进建设的方式加大资源的采购;对于缺乏市场产品,但又为服务对象所需的资源,可结合图书馆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采用自主建设的方式来建设特色数据库;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与其他图书馆或机构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建数字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使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数据库建设管理

为了确保数据库资源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应加强对其自身的管理。首先,图书馆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用来指导和规范资源建设工作,并将这个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中。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数字资源的管理平台,通过规范的流程控制、统一的标准体系、全流程的质量监控来加强对数字资源的科学管理。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而且要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资源建设的规划。

3.遵守法律法规,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关于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主要通过馆藏文献数字化和网络资源的利用两种途径。这两种方式都是基于网络使数字资源的传输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建立数字资源库肯定涉及到众多著作权人的权益,如果忽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将发生法律纠纷。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他人知识产权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传播服务的关系。因此,图书馆要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履行好知识传播的使命,避免发生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纠纷。

参考文献

[1]申晓娟《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解读.图书馆学情报学,2011(4),20—26。

[2]赵悦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8),37-42。

[3]白广思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研究.图书馆学刊,2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