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供水企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策略准备李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析供水企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策略准备李超

李超

李超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供水分公司

摘要:近年来,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水污染现象趋于严重,且呈现污染不可逆性,致使清洁水源日益匮乏,制水成本不断攀升。供水企业如何通过加强管网漏损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漏损水量,深度挖掘资源的可利用率及企业自身的赢利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供水服务价值。然而,供水管网埋设在路面之下,受到自然、人为等各种因素影响,如出现问题并不是直接、简单、立即的表象反馈。因此,漏损控制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技术行为,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并涉及供水企业所有部门的策略方案,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的前期策略准备工作尤其重要,关系到各种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准备工作涉及组织建设、制度制定、数据分析、优先行动排序和效益成本核算等。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标识码:A

1供水管网漏损的定义

水管网的泄漏损失指的是管体,附件和接手的破裂或调节结构的泄露导致的供水管道中的水在传送过程中从烟斗中释放出来。管道网的泄露损失通常采用以下形式:(1)管泄漏损失。管道由管体、部件、接口组成。管道和零件都因腐蚀和破裂而脱落。继手的泄漏通常是由于刚性继手的泄漏和弹力缝隙被松弛的密封圈或破损、继手的损伤和接口的脱落所致。(2)调整结构的泄漏损失。水箱,水塔,水箱,泵站是在供水管中经常调整的结构。除了自身的泄露以外,入口、出口水、上下的管道和零件的泄露也不能忽视。(3)管道的零件漏了。在广门轴之间的密封填充费用的泄露,排水的宽度与严密的关系无关,由于通风良好,汽油阀门严格,导致其他宽门被泄漏,松散的消防栓被泄漏。另外,还存在过滤器的锈迹、漏水、拉锯水、漏水等漏电现象。

2管网漏损原因及分析

2.1管材及配件质量

管道的泄露主要是管道自身的品质。据近几年的泄漏数据显示,3个管道和管道的泄漏频率高、阀门、鞍座、消防栓等。(1)阀门的泄露最常见。阀周围被密封的松动,底部凹槽的腐蚀和经销点的密封点可以导致剥落完全不同的流失。一些排气阀门并没有被直接封闭,一直运行着。今年公司的阀门修复后,遗漏大幅度减少了。(2)鞍座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泄漏还是比较多的。螺丝拧开了。密封薄膜的老化、腐蚀和断裂是会造成马鞍座的主要原因。(3)泄漏最多的消防栓是消防栓。因生锈而导致的松动断裂导致的泄漏、断水导致的外部工程破损和车辆的冲撞。

2.2施工安装原因

无论那种材质和口径的管道,接口都是漏水的主要部位,除了上述提到的接口本身的刚性和地基原因外,施工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接头焊接不好,留有沙眼,没有防腐处理,易腐蚀漏水;丝口、法兰密封不严,时间一久就造成滴漏;套接头太浅,若管道稍有轴向位移时,就出现接头脱落漏水;套接头过深,当管道发生径向偏移时,因管头没有活动空间,作用力转移至接头处,引起大小头破裂漏水;在管道安装末梢跟别的管连接处,因工作需要而留下的空间,没有按要求回填,地基不实,管底有较大空隙,当路面铺设时,由于在压路机等重型机械的砸压下,管道接头处极易受到破坏。从以前的漏水统计资料来看,有20.33的漏点发生在各种各样的接头处。

管道的埋深受气候、铺设环境、管道口径等因素的影响,例如过路管要比其他路段深,大口径比小口径深。然而实际有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是由于道路改造和拆迁等原因,使原本在绿化带或人行道下的管道变到了马路下面,合理的埋深也随之不合理了。

交叉施工是非常普遍而又棘手的现象,除了一些历史因素外,就其原因主要还是市政规划和一些单位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使原本可以单独分开的管线,变得纵横交错;本可同时施工铺设的管线,却出现我埋你挖、你埋我挖的现象。轻则破坏管道地基和周围环境,甚者管道被挖破、挖断,虽然在竣工前都得以修复,但给部分管道的安全还是留下了永久的隐患。

2.3管道腐蚀与结垢的影响

水厂出水含有某些无机物及微生物,水在管网内流动时,有些水中化合物会分解,水和管内壁的材质亦会发生化学作用,水中残存的细菌还可再繁殖,加之管网受到外来的二次污染,管网水质发生变化,引起诸多问题。

水在管网流动的过程中,往往形成管内腐蚀、沉淀及结垢的情况,结垢层的厚度和管道材质、内衬状况、管道输配水的年数(管龄)有关,随着时间的延续,管道有效截面积的缩小,直接影响管道的输配水能力。这些结垢层又是细菌孳生的场所,形成“生物膜”,国内学者称“生长环”,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形成管内结垢层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水对金属管道内壁腐蚀形成的结垢;(2)水中碳酸钙(镁)沉淀形成的水垢;(3)水中含铁量过高所引起的管道堵塞;(4)管道内的生物性堵塞;(5)水中悬浮物沉淀。

3对供水漏损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在对供水企业的漏损进行控制工作的时候,要严控设计与施工的关口,提倡管网的设计与施工的紧密对接,做到从理论设计、实地考察、材料选取三方面相衔接,切实提高设计环节的质量,切记不能单凭经验,不能单靠技术,确保施工各环节都能严格把守。建立现代化管道漏损监测体系,以此对管道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以此提高漏损的响应速率。同时提高对漏损的探测精度,将关注点转移到主要供水干线,为预防管漏,采取主动措施,对管线进行监控,降低漏损出现的程度。不断提高抢修队伍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管理措施的应用能力,切实将重要部位的防控工作做到位,将主动防控和被动抢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一些用水较大的用户,应明确预防监控体系,检测各种异常波动。加强简易水平衡检测的使用,对管漏的现象进行跟踪检查。为了更好地完成监管机制的革新,应特别注重不同管理用水单元之间的协调工作与配合默契,不断完善防漏损、查漏损的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各类用水的计量工作效率,切实解决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所带来的技术难题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要着眼于规范用水的实际情况,对统计过程存在的漏网之鱼坚持不放过、切实有效地降低管网的漏损率,以防各类违规用水行为发生。管网漏损不仅会给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负面的影响,更会加大水的浪费,但随着对水资源供应问题研究加深,管网防漏工作也在慢慢进行着。因此,要特别注重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将管网的防漏水平提升一个新的高度。在技术方面,不断丰富管道漏损监测体系,对运行状况进行切实的关注与监督,还要严查网勘,做好管网的有效衔接。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好施工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管理上要主动防控,避免被动抢修的发生,不断强化和监督用水问题,建立完整的计量体系,尤其是针对公共行业的用水问题,使计量的机制更加合理化。与此同时,仍需加强各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通过建立完善供水稽查制度,确保非法偷水行为的减少,应在技术层面上,更加明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在管理层面上,奖罚分明的制度也应更加合理化。

结束语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策略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了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企业全员能够深入理解漏损水量的组成和定量,了解各项工作的开展将对减少漏损水量及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潜在利益,在明确的工作目标及各种制度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可行的包括技术和管理行为在内的各项控制策略,使之成为供水企业深度的控制管网漏损率的指导工具,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服务形象。

参考文献:

[1]肖翊.供水管网漏损率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2014(03):66-71.

[2]陆韬,刘燕,李佳,董骁.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06):807-8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