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管理促进教育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3

加强科学管理促进教育创新

薛斌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266000

摘要:学校要发展就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因此,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学校的领导班子,都必须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教育综合改革风起云涌的新形势,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坚持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方能使学校沿着健康的轨道科学、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管理、教育、创新、

一、学校要创新发展,必须构建以党建为龙头的工作格局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真正贯彻到灵魂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当前学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推进学校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更要坚定不移的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党建工作,构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框架,把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具有较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简言之,新型党建要坚持“一二三四五”模式,即:一个中心——以师生为中心;两项内容——学党章常规,学系列讲话精神;三个结合——学做结合、点面结合、党政结合;四个要求——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五项活动——通过“学、思、争、讲、评”活动把“两学一做”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

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都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对中小学校而言,亦不例外,党建不是剥离于教学、育人、研究等基本教育业务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党建与教育要两手抓、两手硬,抓好党建带业务。这就要把党建统领整体工作的优良传统与中小学校“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理念相融合,积极探索党建与教育工作的结合点,针对党建工作中的短板,从教育理念、平台搭建、组织实施、经费保障等方面破题,同时寻找教学业务的需求点,使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全过程,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二、学校要创新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对学校来说,有作风精良的干部、业务精湛的教师、积极奋进的学生,就能成就一所优秀的学校。

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教育领导力。学校领导班子要团结务实,大胆负责,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学校管理的能手,更要成为教学的高手,成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领导干部要深入教学及管理第一线,走进课堂、教研组、办公室,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爱教师业务成长及身心健康,真正成为教师的合作者、服务者,使干部与教师之间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概括地说,学校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勤于读书反思,提高业务素养,努力深化五种意识:即“发展意识”,切实确立“不干则已,干则第一”的标准,在工作思路上先人一步,在教学理念上高人一筹,在改革措施上超人一招,成为教育工作中名副其实的先锋楷模;“责任意识”,要治好“干多干少一个样、管好管坏一个样”这个通病,有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与学校共荣辱的使命感,在恪守职责中追求卓越;“团队意识”,要做到大局为重,上下一心,相互补台,相互理解,念人之功,扬人之长,扎实工作,团结奋进;“服务意识”,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做到管理重心下移,服务标准上移,提升管理效率,推动学校发展;“自律意识”,要令行禁止,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躬身亲行熏陶全体教师,做到凝聚人气,打造底气,弘扬正气,坚决打击歪风邪气。

培养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增强教学执行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有一段话说的好:“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的。”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态度、责任、专业素养。一要建立教学责任目标,通过严密的考核程序,把目标完成情况与教职工的奖惩、评先创优、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联系。二要建立奖惩机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工作岗位情况,建立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拉开分配档次,打破平均主义,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彻底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三要建立科学的聘任机制,通过实施科学公正规范的聘任机制,使骨干教师香起来,一般教师忙起来,平庸教师慌起来,真正做到聘香优秀的,聘慌后进的,聘跑混饭的。

培育一个昂扬奋进的学生群体,提升校园生活力。校园生活力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力,学生群体身心健康、昂扬奋进是一所学校成功办学的主要体现。学校要依托研究全员全程导师制,“生生班干部”,“师师班主任”,结合家长委员会,实现立体化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护航。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发学生喜欢的校本教材与课程,为学生发展个性、追求卓越搭建平台。深化学生读书工程,借助教师推荐、图书漂流、读书征文、经典诵读、演讲辩论、网站推介、校刊刊登等形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三、学校要创新发展,必须寻求以质量为根本的突破点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都不能松懈,都不能弱化”,任何不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的改革与创新都是本末倒置,甚至是南辕北辙。

一是要在高效课堂打造方面求突破。落实教学常规要求,细化教学过程管理,追求精准教学,就要做到计划“细”、备课“深”、上课“实”、反思“真”、作业“精”、辅导“巧”、效率“高”。教学计划管理,从计划到教案,从导学案到作业设计,都要经过多次集备完善并严格贯彻落实。所有教学教研计划必须先由教研组或备课组各成员讨论制定,严格按计划执行,集体备课中加强教材、教法、导学案的集体研讨。青年教师必须经过深入思考、独立备课,在集备活动中积极进行说课汇报。作业设计要具备四个特点:基础性、层次性、综合性、研究性。要照顾到学生好、中、差三个层面,布置一些富有弹性的作业。导学案中预习案、课堂练以及课后练都要做好分层处理,确保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消化得了”。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难度与密度的关系、知识传授与落实的关系、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二是要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求突破。全体教师要广开思路,深挖潜力,在各科教学中集体协作搞好“四个研究”:研究学生学情,明确教学任务;研究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要求;研究全国卷试题,把握命题趋势;研究试卷评价分析,掌握答题技巧。依托质量分析会、学科研讨会、班级协调会、学生座谈会、家长交流会等,集思广益、增强沟通、目的明确、务求实效,强化优秀学生的促优工作和边缘生的补弱工作。促优补弱过程中灵活开展“同生异师”的方式,争取工作成效最大化。辅导教师要明确“三定”,即在什么时间给哪一位学生辅导补课,给哪一名学生补什么知识。

四、学校要创新发展,必须建立以科学为标准的管理制度

制度搭台,管理唱戏。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创造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自由的管理环境,以制度建设为契机,唱好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三部曲,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严谨治学,做到向管理要效益,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力量倍增器。

新制度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关注细节规范,充分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全面性的高度统一,为学校的跨越发展保驾护航。一要推进落实以学校发展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明确学校党政关系的基础上,完善落实校长负责制、教代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落实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重大决策、审查机制,确保学校依法治校的有效实施。例如,通过重要事项集体讨论系列制度、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通过设置意见箱并不定期召开“建言献策、主题意见征集”等活动保障党员和全体师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权利。二要建立主体多元、平等共治、分权分责、利益公约的内部治理体系,通过改革调整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学校的考核、绩效等各种制度,必须做到公正公平科学而又有可持续性,保证让正能量、高水平者得到好处,用制度引领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切实做到“工作积极、成绩优秀、品德良好是制定一切标准的标杆”“所有的讲条件都是建立在工作业绩的前提下,无业绩则无条件”。

五、学校要创新发展,必须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意识

抓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提升学校服务师生能力,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首先要强化安全意识,构建平安校园。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便没有一切。安全的中心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创建安全和谐教学环境,以关注生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认真做好“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学校各项安全制度;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扎实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学校安全工作人人参与、责任落实、工作到位,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确保师生和校园的安全。

其次要强化节约意识,构建“绿色”校园。在物资采购方面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把好价格关;对校产要加大管理力度,所有公物要实行专人负责制和赔偿制,建立完善的出借归还、赔偿制度;要重点抓好学校节水节电的管理工作,杜绝“长明灯、长开机、常漏水”现象;制定并切实实施节电节水制度和建立相应的检查反馈机制。要关心校园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修剪、施肥、锄草、施药等;全体师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环境,确保环境净化、美化、绿化。

再次要强化精品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所有学校干部及教辅后勤人员需牢记“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要为教学让路”的服务宗旨,对待教师和学生要坚持思想上关爱、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怀的工作理念,在优化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氛围等方面心里要装着师生家长,眼里看着师生家长,使教师安心尽力教学,学生全力以赴学习,家长真诚理解支持。后勤工作要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标准,变问题找上门为主动去发现,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有记录,事事有落实,坚决做到奖勤罚懒。

改革成就梦想,进取赢得未来。要促进学校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强化改革思想,提高创新能力,紧扣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学会“借势、借力、借法”,做到“用心、用力、用情”,以“奋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