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分析

李小莉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中心卫生院湖南邵阳422700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采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患儿,对90例患儿均实施螺旋CT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内CT检查支气管异物准确率高达100.0%(90/90),普通X线检查支气管异物准确率为80.0%(72/90),两组检查方式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7.839,P=0.0001)。结论:针对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过程中,给予患儿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方式,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促进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放射影像技术;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

在临床儿科门诊中气管与支气管异物属其常见的急诊病症,异物滞留在患儿的气管、支气管与终末支气管等气道结构内,可导致患儿出现剧烈咳嗽、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1]。更有甚者可引发窒息,若此时未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意外创伤中意外窒息死亡已成为其中主要的一项。因此,在早期给予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患儿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帮助其改善预后的关键,其中影像学检查方式已成为儿科急诊中常用的诊断方式之一[2]。对此,我院将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患儿,前后采用螺旋CT检查与普通X线的检查方式,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价值。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患者,对90例患儿均实施螺旋CT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其中有男48例,女42例,年龄8个月~5岁,年龄区间(2.16±0.53)岁,病程0.5h~2年,平均病程(1.07±0.16)年,异物部位包括16例为主气管、10例为中间主气管、21例为左主气管、18例为右主气管、9例为左下支气管、16例为右下支气管。

1.2方法

90例气管与支气管异物患儿均前后采用螺旋CT检查与普通X线的检查方式,检查过程中均由同一技师进行操作,告知患儿家属检查前4h禁食。普通X线检查,具体方法如下:辅助患儿进行仰卧位姿势,2岁以下患儿可由家属陪同进行检查,便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叮嘱患儿在检查前多做几次深呼吸,且保持每次吸气的幅度一致。之后在入院当日再次进行螺旋CT检查,在帮助患儿稳定情绪后,必要时给予其适量的地西泮片(产商:广西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5020368);待患儿情绪稳定后进行扫描检查,取仰卧位姿势,电压设备参数调整为120kV,电流参数调整为150~250mmA,厚层参数调整为1.25~2.50mm,螺距比参数调整为3:1;采用扫描投影对患儿气管与支气管进行检查,将三维平面重建,利于找寻异物,并确定异位的位置于征象,待技术完成检查后,由2名专业医生进行审片与检查,确保检查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螺旋CT检查的诊断结果与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结果,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研究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处理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选取的90例患儿经全麻后采用硬性支气管镜共取出90个异物。经螺旋CT检查后,共检出异物90处,检出准确率高达100.0%(90/90);经普通X线检查后,共检出异物72处,检出准确率为80.0%(72/90),两组检查方式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7.839,P=0.0001),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目前已将影像学技术作为诊断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方式,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但由于不同技术的因成像特点与技术水平的诊断效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有有关研究指出[3],CT在诊断过程中的阳性率与异物符合率相较普通X线更高。但仍需注意,实践过程中家属对不同放射检查的依从性存有较大的偏差,对于数学化DR与CT的使用放射剂量存有更大的顾虑,虽然上述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率更高。据另一有关研究显示,病程较长、植物性异物、异物与病灶大小较小的对象均为诊断效用的影响因素,导致诊断符合率较低。考虑与植物性及较小异物有密切的关联,同时植物性与较小异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且更易于被溶解与包裹,导致诊断中极易误诊为囊肿性病变[4]。对于病程较短的患儿,由于异物较大,或不属于植物性病灶,不易于溶解,也可导致误诊的现象发生。因此,在对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过程中,需对病史进行着重分析,并合理安全对于的诊断方式。此外,对成像质量的管理也需提高重视,并提升低剂量技术水平,从而使得低剂量CT检查的使用率提高,并降低重复检查率。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过程中,采用放射影像技术的诊断方式,仍需开展小剂量CT检查技术,并提升X线的平片检查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志成.放射影像学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0):136.

[2]张明荣.X线与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3):162-163.

[3]陆庭斌.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0):133-134.

[4]周鹏园,董桂花.观察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1):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