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和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农村初中物理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和利用

杨昌全

贵州省望谟县第二中学杨昌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物理教学时应该以物理实验为出发点,作为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途径。特别是在农村,在教学器材严重不足情况下,低成本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今年的教师国培中也大力倡导低成本实验的开发,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1.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制作仪器

本人在实践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新教材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新课程降低了对教材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增加了实验内容,特别是教材中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回家去做的小实验。这正是利用了初中学生好动善思的心理发展特点,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教材结构和体系,教材安排了许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小实验、小制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把一些小实验安排在课外让学生亲自去做,就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作用,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这些小实验简单易做,取材容易,不受条件限制,保鲜袋、塑料瓶等都能成为很好的材料,这些生动有趣、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对学生的独创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有极大好处,只要引导好,很多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发明创造出更多的小实验、小制作。如用纸杯做个简易的电话,还可以做个小孔相机等。

2.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竭力开发低成本演示仪器

应用低成本实验可以不断改进演示实验,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压强”内容教学中,为使学生弄清压力、受力面积和压强这三者的关系,向学生举了杂技表演——人压钉板一例。提问学生:人体为什么没有被钉戳破皮肤?许多学生认为是练出来的“硬功夫”。可以用如下演示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两块木板,一块木板上装有三到四颗钉子,另一木板上装上密密麻麻的许多同样的钉子,把盛满红水的同规格的两个薄塑料封口袋分别轻轻放在两板的钉子上,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果放在三到四颗钉子上的薄塑料封口袋被戳破,红水流出,另一袋没被戳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要求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得出实验结论:在压力一定情况下,增加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杂技演员可以躺在密密的钉子板上,安然无恙。

另外,应用低成本实验还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小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突破教学难点。例如,用乒乓球化解浮力教学中的难点实验: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浮力的方向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实验直观显示,学生虽能理解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但理解“总是竖直向上的”就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设计如下一个实验,让学生眼见为实:将软线的一端用透明胶固定在乒乓球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去了底的可乐瓶口(口用瓶塞塞好),往可乐瓶中灌水,乒乓球浮在水中,此时系着乒乓球的线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将可乐瓶倾斜,系乒乓球的线仍然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仍是竖直向上。向不同方向倾斜可乐瓶,会看到线总是竖直的,所以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总之,初中物理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课外小实验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做好这些实验,使学生在知识、智能、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地发展,从而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效能。而低成本实验在初中的开展,不仅适应了新教材课改理念,还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到实践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让学生尽情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