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析高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探索

王锦辉王丹妮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王锦辉王丹妮

摘要:高等职业本科学校在开展教育课程结构建设时一般需要明确高等职业本科学校教育重点和课程结构建设两个部分,包括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重点分析、高等职业本科大学生社会定位、教育课程结构等环节,其中三个环节中以高等职业本科大学生社会定位为基础,明确高等职业本科学校教育重点和课程结构相辅发展,从而达到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同时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等职业本科课程结构应用型

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其中陈宝生谈到对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深”“难”问题进行改革攻坚时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一个就是培养产业生力军改革攻坚行动,主要任务是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要打出改革“组合拳”。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及,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地位,但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研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查阅相关的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建设提出如下观点。

一、必须明确职业本科大学生的社会定位

当前对人才的分工根据工作性质、教育层次等不同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把从事揭示事务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员称为学术型人才,而把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转化为产品的工作人员称为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从这一分类来看,社会上大量需要的人才应为技能应用型人才。

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在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一线岗位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他们是企业生存、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技能应用型人才就像一匹汗血宝马,一旦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很受企业或社会欢迎,他们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便具有重要作用。,更多更快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必须把握高等职业本科学校教育重点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发展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职业中专、职业专科、职业本科、职业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在我国大陆相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其实针对职业本科教育,国内的学校关注是比较早的,并在一些理论上形成共识:认为高等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当前发展形势下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和建设完善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高等职业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学位为专业学士。高职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等专业人才的使命,

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劳动者。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完善知识体系;增进学习能力;学习实践能力是为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社交能力;这些都是高等职业本科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之一,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缩小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高等职业本科教育”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国情,结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三、高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建设

通过对高等职业本科学校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分析,以及对高等职业本科教育重点的把握,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建设中的重点应该在实践上,而不是在理论上,是通过实践的不断提升,反哺理论的不断创新。基于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业务知识类、自我管理类、工作技能类等,并对该分类建立课程结构,具体如下:

通过以上课程结构的建设,打破了学科理论体系,按照实际的岗位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组织教学,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而且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

结语:高等职业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是在在专科课程的基础上拓宽了知识范围,掌握了更为重要的实用技能,发展学生个人特色、完善全方面个体素质,培养与众不同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喜文.论职业本科教育的课程建构原则[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17-19.

[2]肖梅,史华楠.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9-12.

[3]梁艳清,杨朝晖,侯维芝.关于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