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

黎卫英

——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黎卫英(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该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计算机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创办于1982年,是经福州市教育局批准的示范专业,长期以来在教学教研等方面始终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学前教育的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尤其是课程改革,更是一切改革的关键所在。在计算机广泛普及的今天,计算机课程虽然只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但在学前教学中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不容乐观,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岗位需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主要安排在两个学年,周课时为2节,总计课时约为160节。第一学年主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最终完成考证或统考任务;第二学年主要学习《多媒体制作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两本教材的内容及参考学时如下表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的新教材,通过本书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道德规范。然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是以学生考取计算机证为教学目标,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就成了应试教育,教师完全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也练得多,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却很少。

《多媒体制作技术》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规划教材,本书内容丰富,面面俱到,是多媒体制作技术的综合性教材,重在培养学生对多媒体制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很难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学生只能似懂非懂,没办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从总体上说,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并非令人满意的,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因为必须以此为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需求来进行选择,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专业实际,与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一致。

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姜大源老师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这里所说的“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个抽象概念,而是指以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一系列的“学习领域”,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即可完成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谓“工作过程”就是指个体为了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模式两方面入手,通过设置与工作过程相关的任务驱动式案例的方式,以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为基本任务,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1.重组教学内容,满足岗位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在此对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主要明确为两大学习领域:办公应用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办公应用的学习领域中分为三大学习情境:Word文字处理的应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的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通过这三大学习情境的学习,把办公应用的主要知识点贯穿其中,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是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其它知识点,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在讲解三大学习情境的同时进行穿插。例如,在PowerPoint的课件制作中讲解如何搜集素材、处理素材时,就可以引入因特网以及多媒体软件的常用知识点。另外,在讲解某一学习情境时,又可细分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多个子学习情境。例如,Word文字处理的应用学习情境可以细分为以下多个子学习情境:打印一份家长信、儿童节电子版报设计、制作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等等,把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的基本技能贯穿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工作过程系统化。同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习领域中,也分为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以及多媒体合成等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再细分为多个子学习情境,如下表所示:

2.增设选修部分,满足学生需求

在调整课程内容的同时,对于课程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把原来都是必修的计算机课程分成两大部分:必修课部分和选修课部分。

(1)必修课部分:从专业特点出发,主要完成本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各学习领域下的学习情境。这些学习情境都是学生专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样教学的针对性就增强了,教学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学生乐学,教师爱教,同时也避免了因教学内容太多导致教师无法精讲细讲的情况出现。

(2)选修课部分:从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角度出发,主要面向边远山区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或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让这些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与此同时,也可与技能鉴定部门联合,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等级的技能鉴定,考取相关的技能证书。

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虽然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但整个教学目标还是相互衔接的,重点突出了学科的专业性,同时也兼顾了课程的普及和发展。必修课主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专业工作岗位能力相一致,选修课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两者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通过整合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还将进一步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创新。希望本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梁宇滔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2]王娜吴杰琼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商情,2010,(13)。

[3]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4]干文婷胡胜平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J].科学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