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幼儿舞蹈课堂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关于学前教育幼儿舞蹈课堂教学的思考

刘娜

◆刘娜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岫光小学114300

摘要: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舞蹈要和启发教育相联系,动静交替,注意舞蹈的群体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舞蹈让幼儿欣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能够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的具体要求。

一、营造轻松的舞蹈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师生间情感的培养,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中有的幼儿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出现精力不集中等厌学的现象,针对这样的幼儿,教师应讲究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幼儿,应该从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和情感入手,与幼儿真心交流,了解幼儿心理,解决幼儿的心理障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自觉性。其次,教师要善于正确引导幼儿,用“爱的教育”感染幼儿的心灵,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喜欢与教师交流,喜欢与教师共同学习,心情愉悦地认同教学要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意愿。如果教师教学情绪不好,总喜欢发火或批评、体罚幼儿,那么幼儿长期处于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幼儿学习时总处于紧张状态,无法感受和表现舞蹈中的韵律和美感,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教师要学会爱幼儿,多与幼儿交流、沟通,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教师对幼儿的爱能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轻松地面对教师,面对课堂,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上舞蹈。

二、幼儿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具有一定思想性

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幼儿只知一味地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他们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地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幼儿教师不要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动作、一段小组合,而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

三、舞蹈要有动有静,动静交替

“动”就是要有可舞性。教师要用舞蹈思维的方法去研究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选择那些适合舞蹈的生活事件或现象进行表现。“静”是相对“动”而言,一部成品舞蹈不能让幼儿不停地动,可适当地配以姿态造型、队形图案、亮相等相对静止的动作。这样表演既可以让幼儿有片刻的歇息,又可以使舞蹈变化有致。舞蹈的动作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表达幼儿的情感,舞蹈动作的设计要以幼儿的生理特点为前提,不让幼儿做大的跳跃动作,不让幼儿做控制性强的动作,不让幼儿做连续激烈的动作。在创编舞蹈时要以一两个动作作为舞蹈的主导动作,辅以队形、角度、位置等的变化,这样做,不变之中有变化,不但幼儿学起来容易,而且简单的变化也满足了幼儿求新求异的心理。

四、教学中要注意舞蹈的群体效应

幼儿舞蹈不像专业团体的舞蹈,幼儿舞蹈是为培养幼儿的高级情感服务的,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的道德感、责任感、实践感、理智感和美感都会受到各种程度的启迪和陶冶。只有通过亲自实践,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的表演,幼儿才能真正感受美,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从而受到各种教育。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幼儿园外的重大演出,应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幼儿有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不可否认,每个幼儿的接受能力、表演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让其表演不同风格的舞蹈。

五、选择适合舞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舞蹈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舞蹈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幼儿理解、感受、鉴赏、品评舞蹈艺术作品的过程,是幼儿园舞蹈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幼儿园舞蹈教学往往忽视了舞蹈欣赏活动,只是单一地依据教材内容,通过“教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某个幼儿舞蹈的教学活动,在舞蹈创编活动中动作语汇贫乏,思路不开阔。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舞蹈欣赏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特殊作用,以舞蹈欣赏来丰富幼儿舞蹈教学,使舞蹈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舞蹈记忆力的提高。

总之,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