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思维性背谱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钢琴演奏中的思维性背谱问题研究

刘佳

刘佳(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97-02

摘要: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担心忘谱是影响演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虽然热爱钢琴,但却因此逃避当众表演,长此以往对钢琴学习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了学习和演奏上的障碍。因此,有效背谱对于一个演奏者正常的发挥演奏水平来说是至关重要。关键词:思维性背谱;思维性背谱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平时觉得自己练得挺好,一到上台演奏水平却大打折扣,与平时大相径庭,常常会出现错音、漏音、动作僵硬、指尖发软、头脑发昏、多次停顿、甚至停顿后再也演奏不下去等情况。几次这样经历,很多人就产生了演奏恐惧感。在这些现象背后,担心忘谱的心理压力是影响演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有效背谱对于一个演奏者正常的发挥演奏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思维性背谱的基本内涵

练琴背谱一种最基本的背谱方式是肌肉运动记忆背谱,即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肌肉的能力,由陌生达到熟练,由有意识达到无意识。这是钢琴演奏最基本的一种背谱记忆能力,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演奏者在演奏时由于种种原因紧张,但仍然能继续演奏的原因所在。将乐谱转化成手指运动的过程是每个演奏者必经之路,但是绝不能片面地只依赖肌肉记忆的方法去演奏。因为这种无意识的演奏往往在音乐上表达机械,显得苍白无力。当演奏环境发生变化时,演奏者心理状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很容易导致生理的一些变化,如紧张而引起的呼吸变浅,手指僵硬,指尖无力等等,此时演奏者就很容易出现忘普,演不下去的情况。

因此,在实际练琴背谱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结合其他一些记忆方式来背谱。如,在弹奏时,通过回忆乐谱,记忆键盘的位置,内心背诵整个音乐的音响或者看着乐谱分析整个乐曲的结构等等。如果能将这些背谱方式综合运用,演奏者的背谱能力必将大大提高。但是钢琴演奏具有很强的即时性,演奏者上台前的一段时间,多少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若是重要的比赛或演出,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影响着演奏者。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紧张感也是对演奏者背谱掌握的一种考验。演奏者演奏的自信心可能会受到这种紧张心理压力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到了上台前会突然觉得乐曲的开始或者某个部分想不起是什么音了,只有再去翻阅一下乐谱才能想起来,或者在钢琴上一弹才想起来。

笔者认为,钢琴演奏背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肌肉运动记忆为主,其他记忆为辅。在这个阶段中,虽然已有记忆乐谱、键盘、音响,分析乐曲结构等思维活动,但是在运用这些记忆方式时,通常是在伴随着肌肉运动练习的训练中完成。第二阶段:思维背谱阶段,这也是背谱巩固升华阶段。思维背谱指的是:完全脱离手指运动,思维活动独立的一种背谱阶段。

根据人类目前对记忆的研究表明,“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它以大脑为物质基础,其生理机制是:大脑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留下的痕迹,对这些痕迹强化而得到巩固,当再现时,旧的痕迹被激活、提取,就形成了生理到心理的过渡和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就是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作为高密度而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大脑,拥有约1400亿个神经元,它们具有保持记忆痕迹,并随时可以提取的能力。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神经元工作是经过了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记忆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瞬间记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外部信息只是作为感觉映象的形式作短暂地停留;短时记忆是将一部分信息经过感觉记忆编码而形成的;而长时记忆是指经过对信息的编码形成与已有信息牢固的联系,随时可以提取再现。

思维背谱的过程就是通过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不断加强所要记忆的信息与已有信息的牢固联系,从而使演奏者所要呈现的音乐在神经元上记忆留下深刻、清晰的痕迹,形成长久记忆,并可以随时提取再现。在第一阶段中的记忆通常在再现时依赖手指运动记忆而调动记忆痕迹的激活并被提取,而思维背谱使记忆在不依赖手指动作而能进行记忆痕迹的激活并被提取,同时使演奏者双手脱离钢琴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也使得记忆更加牢固,从而增强演奏者的演奏信心,大大提高正常发挥钢琴演奏水平的可能。

二、思维性背谱的具体方法

思维背谱不受时间的限制,空间约束力也比较小,并不一定要坐在钢琴前实施,走路、吃饭、睡觉、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最有效的思维背谱要求注意力要集中。最初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坐在钢琴前,看着键盘进行。随着能力的提高,可以闭上眼睛,遇到背不下去的时候睁开眼睛去查看一下。

思维背谱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尝试以下几种思维背谱的方法:

(一)脑海里回忆乐谱,包括谱面上的一切符号。包括力度、指法、表情术语、踏板符号等等。相当于在脑海里把乐谱默写出来,有许多演奏家都非常强调对于乐谱的记忆。鲁宾斯坦曾经说,自己在演奏时,脑海里甚至能出现乐谱是如何一页页翻过去的。这种能力是需要以仔细认真的读谱为基础,而且需要反复多次并伴随着音乐在内心的进行。最初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依靠外界音响,随着播放的音响,大脑回忆乐谱。随着这种能力的加强,谱面的记忆会从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谱面在脑海里出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应该可以达到随着音乐在内心以正常速度进行,脑海里的谱面即时清晰地浮现出来。

(二)随着音乐的进行,回忆乐谱。大脑思维非常清晰整个作品的结构。以奏鸣曲式举例,必须清楚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划分。呈示部中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分别到哪里?主部、副部主题是什么?各自是用什么材料?各部分采用什么样的织体?和声的采用和调性的布局?展开部是怎么展开的?展开部调性是怎么安排的?再现部中除了副部调性回归还有哪些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一开始这些乐曲结构曲式上的问题在大脑中反应得比较慢,经过反复的训练,所有的这些问题要点都能在音乐进行中迅速地浮现过去,此时演奏者就对乐曲的脉络掌握得比较透彻了,也大大增强了整体把握作品的能力。

(三)脑海里出现键盘以及手指在键盘上演奏的整个过程。此时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即演奏者坐在钢琴前演奏时,视角所看到的钢琴键盘与演奏者双手的画面。随着音乐进行的整个过程,脑海里的画面应当清晰地出现具体弹奏的手指以及相对应的键盘。最初这样训练时,会发现平时演奏非常熟练的地方,脑海里出现的键盘和指法画面也会不清晰,甚至想不起来。这是因为演奏时主要依靠手指肌肉运动的记忆,而在大脑的记忆中还没留下很深的记忆痕迹。这也是很多学生上台演奏前,大脑对于键盘、指法不能回忆起什么,出现缺乏信心的原因之一。这些大脑记忆模糊的地方也是演奏时由于紧张或周围环境变化,演奏者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这些地方就要求强化记忆,最后达到画面能清晰地浮现。对于这种方法,还可以作更细致的训练。例如分手记忆,大脑里出现左右手分手练习时的动作画面、分声部练习的动作画面,速度可以从慢到快,伴随着内心的音乐听觉记忆进行。这种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在大脑中非常接近演奏状态的一种回忆!

(四)脑海里出现对声音和其他画面联想的记忆。首先要训练对音乐音响在大脑中的清晰的回忆,其清晰度基本要求达到音乐在演奏者做细致的处理后的音响效果。这样的听觉记忆也是上述三种思维背谱方法所要用到的。音乐听觉记忆较为清晰后,在回忆音响同时,脑海里出现演奏者演奏三维画面的情景。据有关人类记忆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没有经过训练,记忆画面通常是平面和黑白的。经过有意识大脑三维画面的构想训练可以达到大脑中出现三维彩色演奏情景的画面。大脑中三维画面的视角就像一个可以任意活动的摄像头从多个角度拍摄到演奏者演奏的过程,画面中的演奏者可以是曾经在现场或者录像中所见过的大师演奏情景。随着所应该达到的处理效果的音乐在内心的进行,三维演奏画面在大脑中出现,既可以加强对经过处理的音乐效果的记忆,又是对大师弹奏的学习、体会。当然大脑画面中的演奏者也可以是自己,大脑中的画面从观众的各个视角去鉴赏自己的演奏,可以设定演奏时所需要的一些动作。这种展开联想的画面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画面,这种方法更注重培养演奏者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往往能使音乐在大脑中长时记忆。

通过结合视觉记忆、听觉记忆、情感体验、联想画面等方法的思维性背谱,使音乐在演奏者大脑里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这种网状的记忆大大提高背谱的效率,而改变学生以往背谱不能深入的瓶颈。通过有效的背谱能够很大程度上使演奏者在演奏中做到指尖有度,心中有底,大大增强演奏的信心,有利于演奏者更好地发挥演奏水准。随着科学对大脑记忆研究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音乐记忆的探索也将不断地深入,如何在钢琴演奏中更有效地背谱也是值得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思维性背谱是笔者在结合科学对音乐记忆的研究和自身演奏、教学体会的一点感想,也期待能与大家共同努力将此课题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2]廖家骅.《音乐记忆的机制与策略》.人民音乐[J],2006,5。

[3]杨志良等编著.《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霍杰斯著,刘沛、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