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环保意识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盛承丽

江苏省洪泽县新区中学盛承丽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人类也越来越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让学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学生们真正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一点贡献。接下来笔者从这几年生物课堂教学经验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挖掘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内容,抓住点滴机会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也能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有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培养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全人类都在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者和统治者”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从环境中索取自己想要的物质和能源,肆无忌惮的捕杀野生动物、砍伐森林。是的,相对于其他生物来说人类是强者、我们更要爱护弱者。对大自然而言,我们更显渺小而微不足道,需人类毫无顾忌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人类终将灭绝。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需培养学生、并大力倡导学生形成“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观点。

2.介绍环境污染状况,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如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恰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人类的这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严重破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砂石、酿成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告诉学生,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存在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强化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例1.在讲植物的分类时,指出我国植物物种的丰富程度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野生植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一些物种数量减少乃至消失。据统计,在近半个世纪里,我国已灭绝的植物就有岩柏、雁荡润楠、喜雨草等种类。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高等植物有4000~5000种,占我国植物种类的15%~20%。

通过以上事实,使学生了解到对自然界环保有重要作用的植物正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学生会深深地感到,如果失去植物,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界将是多么的可怕。

例2.在讲脊椎动物时,可以穿插以下事实:如讲述两栖动物时,指出娃娃鱼是我国特产种,但由于乱捕乱捞,野生种群的数量已日益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在讲哺乳动物时指出,据统计,我国哺乳动物中受到威胁的物种有95种,占全国物种总数的20%。属于高度濒危的有25种,像产于海南的黑长臂猿在50年代尚有200只左右,由于森林乱伐及乱捕乱猎,到70年代仅剩30只,近年来调查仅剩10只左右。像过去在我国非常常见的虎,现在在野外非常稀少,据估计,我国的东北虎还剩下20只,华南虎大约20-30只,也有人估计不足10只,分布于在云南的印支虎可能不到50只,而原分布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新疆虎早已灭绝。总之,我国老虎的数量不足100只。以上这些已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通过以上事实,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动植物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据科学家估计,目前物种丧失的速度比人类干预以前的自然速度要快1000-10000倍。可见,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这些动植物灭绝或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而动植物的消失又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便会充分增强学生在环保观念中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3.介绍我国环境保护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环境的破坏情况,易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对生态环境丧失信心。因此,还应宣传建国以来我国的环保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2005年8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我国在河北、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的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243个,总面积8944.1万公顷,约占我国陆地的9.2%。通过介绍,使学生对当前的生态环境既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又对生态环境的前途充满信心。

4.利用环境破坏案例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在日臻完善的法制社会中,只有懂得环境法律,树立环境法律意识以后,才知道怎样做是合法的,做什么是违法的。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宣讲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学生。

总之,只要用心挖掘教育素材,充分抓住时机,用心教育,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