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之我见

杨学武

山东省栖霞市杨础中心小学265300

随着核心素养这一命题的不断提出与深入,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课既要传播技能、培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由一个人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

一、提高体育意识和认知

体育意识,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1.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观摩大型比赛或观看体育竞赛录像,加强学生对体育过程、规律认识,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美好的向往和强烈的愿望。课堂上,反复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晨操、课间操和课外拔河、登山、游泳活动,日日不懈,常年不止,持之以恒。

2.要增进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年学校举办田径、球类比赛或参与县里组织的田径运动会时,我们一再强调“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争取多多参与,全力以赴,互助合作,彼此关心,既要为本队、本班运动员鼓劲,也要为别队、别班队员鼓掌,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增进了班级、校际之间的友谊。

二、突出自身体育素养的提升

1.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教书育人作为工作的宗旨,全面树立为学生负责、为教学负责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热爱学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这是教师改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直观体现。

2.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灵活融合学生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3.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注重结合社会实际和体育运动,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作自己的教学目标。总之,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其前提就是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提升自身体育素养,给学生树立楷模,发挥榜样的作用。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会自主、自愿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素质、个性差异、接受能力、隐形适度等采取具体的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教学措施,为不同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法上要注意力求新颖,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绪的变化,使学生对枯燥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如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困难的内容,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一边跑一边运篮球,或者让学生带足球跑,逐渐培养学生的耐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各个小组展开竞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起了,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打下了基础。

四、注重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学生特长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强调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发展。对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示范。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放权让学生自由分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练习。另外,学校方面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把发挥学生特长放在首位,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同时增加一些学生兴趣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并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在教学中落实思品教育

1.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组织,让学生养成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体育习惯,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严密组织下迅速做出动作反应。

2.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如体操、球类、田径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及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机智、勇敢、果断、顽强的品德意志。

3.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机智果断、热爱集体、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强化了体育素质教育,突出了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的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当学生具备一系列素质之后,就有了从事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体育文化素养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