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田厂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田厂林

田厂林

——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需求

田厂林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人生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却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生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而不幸的人生不该有的东西有,该有的东西却可能缺乏。从第一次站到讲台上,望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我就告诉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学生,都需要我们老师的爱!但现实总阻隔着理想的美好,在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总有那么一个两个孩子让我们失望!尤其是大家眼中的“学困生”们,更是让老师、家长头痛不已。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里健康快乐地学习,拥有幸福的小学生活呢?这是当前我们教师首先要面对并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案例分析

不久前,我接手了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班上有一名叫陈志的同学是一名留级生,不知道什么缘故一年级他连续读了三年,但他的基础知识还是令人担忧,不会读课文,写字也特别费力,艰难,再加上他平时又沉默不语,别的孩子在玩时他总是在一边看从不参与,别人读书时,他也跟着读,有时你把他叫起来,还没说他一句,他就已经眼泪汪汪了。我很难理解他的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因此,一开始在他每次作业不能够完成或他表现很差时,在问不出原因后,我就会批评他。至于考试,那就更不用说了,久而久之,他在我的心中也就是一个“学困生”的形象了。直到有一天,一则给花除草的小故事引发了我许多感触:我们这些有“园丁”美称的教书匠,教育学生时只能做到“只掐茎而留着根”吗?经过多次明查暗访和与其他老师的交谈,我终于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原来,陈志母亲双目失明,家中的一切事情都靠他的年近五十的父亲来做,经常是顾着在外挣钱耽误了回家照顾家人,因此年幼的陈志在放学后不仅要照顾双目失明的妈妈,还要照顾一个年仅3岁的弟弟,有时还要煮晚饭给家人吃,等到做自己事情的时候,已是晚上八、九点了,根本没有精力看书做作业,怪不得在第二天的课堂中时常有打瞌睡的现象出现。有时事情做得不好,父亲还会责骂他,长时间的压抑,造成了他内向甚至自闭的性格。尽管他的许多灾难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守护者,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地了解他,与他一起感同身受,一起努力改变现状,他有编织金色童年的机会吗?

二、应对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走出阴影重塑自我形象的信心。

1、要信赖孩子,心罚不可取

当今中国,最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仿佛也在异化。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话都最想对父母说,但面对居高临下的父母却往往是相对无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尤其像陈志这样的同学,面对父亲多次的责罚,他们已经不敢在父母面前真正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常常是支支吾吾的,家长听得不耐烦了,也就不理他们了。此时,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明白,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他们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适当的家庭气氛应是父母子女彼此尊重,经常沟通的朋友式的人际关系。通过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孩子也有自尊的需要,他们的个人尊严应该受到与成人同等的尊重与保护,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家长、老师的践踏,那么他们除了受到表面看到的体罚外,更多的则是“心罚”,他们的心灵被奚落、讽刺得千疮百孔。我们应该告知家长,孩子更多时刻需要的是父母温暖的、鼓舞的拥抱,是父母口中真诚的赞美声。

2、家长和孩子之间要能真诚无障碍地沟通

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相差甚远,不同的家庭环境给教育带来不同的效果。为人熟知的青少年工作专家卢勤说:“过去祖祖辈辈沿袭的教子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孩子了。”为了改进家庭教育,我和陈志的家长进行了多次的沟通,让他的父母知道,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应该学点新知识,变个新形象,学会用正常信任的眼光看孩子、理解孩子、原谅孩子,多看孩子的长处,不要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得失连在一起。

(二)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心态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无心学习,在班上调皮捣蛋,你找他谈心,讲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好好努力。当时,老师的一番话也许会触动他的心灵,他也下决心要努力去做。但过了一天,又不行了。其实,这样的学生我们应给他实质性的帮助,让他慢慢提高学习成绩,这样学生才会产生一种持久的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后,陈志同学在重新找回学习的热情后,我就从基础开始着手,不会写的字,我手把手的教他,不会读的,我一遍一遍的示范。常听人说,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最深厚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被欣赏。作为老师可以从以下二方面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1)在学生面前多少肯定话。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肯定,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更希望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好孩子,是个能够得到老师认可的孩子。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关键是我们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仔细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往好的方面逐渐发展。

(2)在学生背后多说赞扬话。在背后议论某学生时,如果能尽量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那么当这位学生从别人那里听到老师的赞扬时,往往会惊喜不已,庆幸老师对自己有好印象,这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我经常在同学面前说,你们看才,陈志同学现在的表现多好啊,不仅学习成绩上来了,还能和同学们一起玩儿,很多时候学生都会忍不住当时就跑去告诉他,陈志在得到老师赏识后就产生了一种被老师尊重的尊严感,被老师欣赏的幸福感,被老师赞扬的成就感,老师一句激励的话就可能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学困生”就像是一块撂荒的土地,需要园丁去播下希望的种子,需要用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目光、温柔的动作、甜美的微笑去耕耘。让我们在语文这块园地里,给这些特殊的孩子以特别的关注,从他们的心理健康角度出发,让我们用爱来温暖角落里孩子们脆弱的心灵,让他们因我们的爱而学会学习、热爱学习。让我们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帮助“学困生”打开那扇通向成功的大门,那么“爱”之花就会在学生的心中常开不败,结出最丰硕的果实!这不就是我们最期待的结果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青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