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晨间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幼儿晨间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探索

陈丽姗

(暨南大学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晨间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幼儿;指导策略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始则从晨间户外活动开始。晨间户外活动是指幼儿园利用晨间时间所开展的以体能发展为目标的的活动。在晨间时段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开启孩子充满活力的一天,锻炼孩子各项体能,它还是“每天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有效开展晨间户外体育活动尤为重要。

一、材料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师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互动,吸引幼儿的兴趣。”而材料是支撑幼儿兴趣活动的支点,若材料少、旧、功能单一,幼儿就对活动不感兴趣。若材料多、新、巧,孩子则对活动充满兴趣,因此,在晨间户外体育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尤为重要。

(一)变废为宝,巧用身边的废弃物

其实身边有很多用不上的东西与其扔掉,还不如将他们利用起来而为孩子所用,孩子们自己会思考如何使用各种各样的废弃宝物,教师只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检查废弃物是否安全,有无锐角或是否牢固,并将其清理干净,其他的一切就交给孩子吧。在平日的晨间活动观察中,孩子们会把大量的奶粉罐拼成独木桥,然后用脱掉鞋子在上面走,而有些孩子会把奶粉罐叠高,尝试从上面跨越而过,也有小朋友乐意玩与奶粉罐赛跑的游戏。身边的废弃物还有很多,如用易拉罐举重,一次性盘子当飞盘,过期报纸扭成条玩揪尾巴·····这些“宝物”的玩法还有很多,等待着孩子一个一个的去发现,“废弃物”具有还可持续性的功能,如奶粉罐的收集,只要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能意识到奶粉罐的有趣好玩,我相信家园合作,空罐子会越来越多,孩子们玩的材料也会越来越多,又如像报纸,每个月都有过期报纸,像这种不易缺货并可持续的材料是最理想的。

(二)注入传统游戏,让孩子玩出传承

中国的民间游戏有很多,如跳花绳、梅花桩、捉迷藏、骑木马,跳格子、老鹰捉小鸡和滚铁环等等,这些游戏不仅具有浓厚文化气息、且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在幼儿园的晨间体育活动中,这些游戏不占用太多场地,不需要太多材料支撑,孩子们随时随地想玩就玩,例如,我园在晨间开展的跳花绳游戏,只要有三个孩子加入,游戏便能开始,孩子们在“玩”中发明了很多种新跳法,跳绳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跳跃能力、平衡感,还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再如滚铁环游戏,孩子只要手持推钩,并让其控制铁环行前滚动,孩子边跑便控制,这项体育活动不仅发展孩子的奔跑能力,还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性。民间游戏有很多,孩子们可以自主自由交替着玩,这样,老师也可以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孩子,孩子开心,老师安心,何乐不为。

二、幼儿选择的自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必须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的主体发展。因此,孩子的活动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怎么玩,跟谁玩,如何玩。

(一)孩子的天地由孩子创造

活动很丰富,孩子的选择还有很多,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自主化,不应该指定孩子应该玩什么,只要孩子愿意主动锻炼,那么孩子的天地由孩子自己决定。但现实总有因素导致孩子的自主性受阻,由于孩子锻炼场地有限,而活动内容却很丰富,教师可能出于安全观念不愿意让孩子随意追逐奔跑,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自由自主,我们在器械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摆放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将“不动”的材料设置在场地边缘,如在赤足锻炼中需要铺设长长的赤足工具,若将这些工具摆在场地中间或是摆成方块形状,那则浪费了有限区域。再如大滑梯和荡秋千也应设置在场地边缘,这些“大”且“硬”锻炼器械放置在边缘角落,可防止孩子在奔跑中碰伤,也不阻挡教师观察幼儿的视线。而“小”且“软”的器材则可以灵活设置,如爬行垫、绳子、三人两足这些轻玩具则可以由孩子自主决定在哪玩,跟谁玩,如何玩。在晨间户外体育游戏中,大班的很多孩子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像这些不需要任何工具的奔跑和躲闪类游戏在操场的中间就可以进行,老师们观察得到,孩子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晨间户外体育活动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在安全的守护中茁壮成长。孩子的天地由孩子创造,晨间户外体育活动将开启孩子在园活力满满的又自主自在的一天。

(二)剪刀石头布

孩子们在合作活动中,面对不同游戏有不同的规则或玩法,除了固定项目有固定规则之外,比如为保护孩子安全和维护秩序,滑滑梯必须从上往下、不可以拿着长树枝奔跑等之外,一般的自主锻炼活动皆由孩子自己协商玩法和规则,当出现矛盾争议时,大部分孩子会采取剪刀石头布来定输赢,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节省时间。当然,孩子若具有其他玩法和规则,教师将乐见其成。

三、指导策略

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在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孩子当中,对突发的一些情况应该及时点拨。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在孩子中充当旁观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身份,教师的多重身份决定其在这过程中需有自己独特的指导策略,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能力,既面向全体,又重视个别差异,既要做好观察者又要给予孩子开放性的指导。

(一)因材施教

晨间户外体育游戏中,由于活动特点之一为混龄混班,每位老师负责一项活动,其不一定能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能力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眼睛里必须有孩子,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是兴奋或是气馁,是可以自己挑战或是需要支持,教师是可以分辨出来的,若孩子兴奋,则给予他玩的自由,并且可以引导其逐渐加强难度,如在轮胎叠叠乐得活动中,孩子若能轻而易举的爬过叠双层的轮胎,那么教师可以引导他试着站起来,双手侧平举以保持平衡,站着走过双层轮胎。而有些孩子不敢爬过双层轮胎,教师则可以鼓励他,并且尝试牵着他的手,给予他安全感,让其克服心里的恐惧,相信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

(二)引导孩子“化旧为新”

一个活动的出现并不是单一,不可逆的,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玩法,有时候教师想不到的方法孩子却能想得到,我们要相信孩子“化旧为新”智慧。例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开放的沙池,孩子们一开始只会翻沙,挖洞,塑高,孩子们越玩越没兴趣,有一天,有个孩子突然提出,如果将这些沙运到水池那里就好了,我们可以拿着细沙漏斗去“洗宝石”,还可以到那边拿沙滩玩具组来装着当菜吃,最后,我同意了该孩子的想法,我们一起拉着运沙车,浩浩荡荡的前往水池。孩子们体会到了沙原来可以这样玩,发明了这个新玩法后,孩子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兴奋。

(三)俯身倾听孩子需求

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要进行细致观察,如观察孩子活动进展、活动强度、对器械的兴趣热度和掌握程度等等。只要耐心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让活动开展具有其本来的意义。观察时教师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而倾听时教师则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他会跟老师反映,那么这时老师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并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和支持,例如,在晨间活动中,有一个孩子由于不愿来园,站在攀爬架那里哭泣,我先是安抚了孩子的情绪,并让孩子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倾诉出来,孩子倾诉完状态好多了,也愿意加入体育活动中去,孩子舒缓了情绪,不仅锻炼得到保障,也能为在园一日生活奠定好的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何志丹.探析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