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防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综合预防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效果

孟庆玉

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骨外一科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预防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骨科手术综合预防护理的患者63例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之前接受骨科手术常规护理的患者6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9%;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7.9%,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综合预防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改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措施,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安全性和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预防护理;常规护理服务;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

骨科手术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手术后对患者的各项机能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患者的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这一并发症也是骨科手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在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下肢运动、足底静脉泵以及药物抗凝等措施,但是各有利弊,无法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应用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2]。本文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综合预防护理的患者和2012年之前接受骨科手术常规护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综合预防护理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综合预防护理的患者63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在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岁,住院时间在15~36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7.7天;选取2012年之前接受骨科手术常规护理的患者63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在4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岁,住院时间在14~34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8.2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均为静脉血栓拴塞症高危患者,样本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手术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预防护理服务,具体的护理措施和内容如下:

1.2.1术前预防:以基础预防护理为主,时间>2天需配合物理预防与药物预防。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之后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知识和危险性,同时,给予抬高患者的患肢、局部冷敷等措施,促进患者静脉回流,避免血肿情况的加重,也要指导患者正确功能锻炼的方法,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低脂和粗纤维的清淡食物,每天的饮水量应该在2000~2500ml之间,保证患者大便畅通,同时,也应该监督患者戒烟,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也应该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和紧张的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和接受治疗。

1.2.2术后预防:对患者实施术后预防应在基本预防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预防措施以及药物预防措施。基本预防包括指导患者早期自主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物理预防措施包括运用循梯度压力弹力袜或者足底静脉泵,加速静脉回流,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药物预防措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重要措施,如无禁忌症按医嘱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如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膝、髋关节置换者口服利伐沙班治疗等,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如果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告知医生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1.2.3有症状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患者应该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微曲患者的膝关节,抬高其患肢,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保暖措施,避免按摩和用力排便的情况,防止血栓脱落。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和胸痛等情况时应该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积极有效的诊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实验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处理,其组间构成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X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采用t进行配对检验,将P<0.05作为表明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有患者63例,其中有1例患者形成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余61例患者恢复良好,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率为1.9%;对照组有患者63例,其中有5例患者形成了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余57例患者恢复良好,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率为7.9%,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骨科手术后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合并着多种导致血栓形成的诱因,其中较为主要的有静脉血流缓慢、骨折或手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所致,应该运用综合预防措施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3-4]。

综合预防护理是在常规预防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方法,这一护理措施更能够满足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需要,更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5]。在运用综合预防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措施进行术前预防和术后预防,以及有症状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为患者提供了细致和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服务,改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6]。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9%;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7.9%,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综合预防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改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措施,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安全性和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赖红梅,韩露,闫红莲,等.预防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流程的制定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7(02):638-640

[2]方密兰,金丽萍.及时干预法在骨科术后静脉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4,18(03):1199-1200

[3]李雅岑,方鹏,袁芳.孕产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5,14(01):24-26

[4]山慈明,尹慧珍,杜书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3):349-354

[5]唐郁丽.重症监护室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4,12(14):326-327

[6]程凌燕,耿莉华.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0,18(12):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