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干部能力分析及培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3

共青团干部能力分析及培养途径

田兆富

田兆富(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

摘要:共育团干部的能力素质决定着共青团工作的质量,也决定着共青团组织实施教育的程度和效果。共青团干部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逐步提高共青团工作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团干部;能力;培养

共青团干部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领导能力的强弱、领导水平的高低和领导绩效的大小,对一个单位的兴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充分认识共青团干部的能力特点,努力提高共青团干部的能力,在现实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共青团干部能力分析

(一)基本能力

1“.听”的能力。共青团干部要“会听”上级组织发出的信息,包括对党的领导精神、当前时事的判断意见、各部门工作指导思想等的理解;共青团干部要“善听”来自社会和广大团员的声音,时刻关注社会,从社会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共青团干部在团的队伍中的威信。

2“.读”的能力。阅读材料,理解其精髓,把握其核心。读懂青年人,理解他们的世界,做青年人的指导者和领导者。

3“.说”的能力。口齿清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说话有感染力和鼓动力。要“能说”,“说”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计划,条理清晰,让团员青年知道,让社会知道,让自己工作的环境知道。要“会说”,要有说的技巧,要在“说”的过程让团员青年知晓整个活动的核心、关键,明白活动的意义、目的及过程。

4“.写”的能力。能够熟练、准确地把握各种文体、文书的写作方法,如计划、总结、请示、报告、论文等。要做到文理通顺,文章生动。

(二)思想教育能力

1.理论的认知能力。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会贯通,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论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眼界是否开阔,思想境界是否高尚,工作思路是否正确,工作方法、思想方法是否得当。

2.宣传鼓动能力。围绕主题目标,抓住青年人的心理,用大家感兴趣的语言进行宣讲,真正把广大青年吸引过来,在党、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能够动员起青年去奉献、牺牲个人的利益,去争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3.辨别是非能力。在重大的政治是非面前,有判断力和辨别力,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

(三)实际工作能力

1.规划能力。规划,指对某项活动或工作的具体构思、设计、运作的全过程及对目标的预测等等。对共青团工作,要有对工作的宗旨、意图、主要目标、任务、责任、步骤、形式、内容、方法及在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考虑。

2.行政能力。把握住工作的方向、各个阶段的发展及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能够把握工作中的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审时度势,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和突发情况。

3.总揽全局能力。一是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的掌握力,掌握工作的分寸,进退有序,挥洒自如。二是对自我的控制力,对个人情感、情绪、自己的弱点的克服能力。三是知人善任、驾驭部下的能力。

4.协调沟通能力。指在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情况下,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或唱主角,或唱配角,与友邻搞好配合,并能够使所有的部门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将上级团委及有关领导布置的任务、计划、意图贯彻到基层,变为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将团员、青年的所思所想、积极的意见和建议转达上去,使上级在制定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案时考虑到团员、青年的利益。

5.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首先对工作进行深入调查,透过事实找出能反映问题的充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是及时了解目前工作的进展,敏锐地察觉目前工作水平同标准的差距。最后是采取措施来纠正实际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的偏差。

6.整合社会资源能力。共青团工作必须与整个社会相融合。团干部应利用各种场合与社会增加交往,使共青团工作能够在社会上发挥更广泛的作用。社会交往能力强,不仅可以拓宽工作的思路,扩大影响,而且可以增长才干,开阔视野,更多地了解不同领域的情况,增加感性认识,对于工作能力的提高和防止片面性和狭隘性大有帮助。

7.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新形势下,共青团干部要做到见微知著、处变不惊、应对有方。要注重研究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呈现的复杂情况,以及由此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分析青年人的矛盾新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8.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团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制定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正确采用某种方案的能力。包括团干部的知识经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胆识、魄力、意志能力、创造能力、直觉判断能力、决断勇气、组织群体决策能力、人际知觉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等。

(四)研究分析能力

1.调查研究能力。科学的决策,成功的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调查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宏观性,善于抓住本职工作内全局性、方向性和政策性强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领导服务,为自己决策服务。

2.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从宏观上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把握形势发展与演变趋势的能力。

3.理论研究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就是运用已知的理论来研究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工作规律的能力。共青团干部要不断学习当今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不断吸收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培养自我更新能力;团干部必须具有收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而且收集信息要广要灵,分析信息要细要透,处理信息要准要快。

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结构优化性等特征。团干部要具备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参与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工作,在探索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事求是抓落实,用团的工作实效来检验自己的能力。

二、共青团干部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人的能力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在社会的实践中锻炼并培养出来的。能力是一种动态的指数,它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一)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1.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共青团组织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组织,具有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治性,团干部必须始终把讲党性摆在首位,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学习党的思想理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二是要时刻关注时事政治及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进行理论的思考,着眼于现实问题,善于观察分析,审时度势。三是要深入理解党的政策方针及这些政策方针出台的背景,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找准共青团工作的坐标。

2.要加强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在当今时代,许多新知识、新概念、新信息走进我们的生活。处在这个时代的青年人,特别是共青团干部,要使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就必须要用现代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还要学习其他科技方面的基本知识。

3.要多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共青团干部不懂得历史,就搞不好现实中的工作。有历史知识的积淀,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厚,才能使工作有潜在的力量,有后劲,才能不流于表面和肤浅。

(二)调查研究,开阔视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说搞好一项工作的关键是做好准备工作,调查研究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

1.加强对自己所属部门或系统的工作情况、工作对象的调查研究,例如基本情况的各种数据、队伍情况、人员的基本心态和倾向、热点问题等。

2.加强对策划中的某项工作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成为无效劳动。

3.加强对成功范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向别的部门和先进入物学习借鉴,不仅可以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避免失误,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成功的把握。

(三)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

勇于实践的激情是能力锻炼与培养的动力。富于激情是青年人的特点,但是做好共青团工作,仅靠工作激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这就要求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深入研究理论,主要是党建、团建理论,还要注重青年工作理论,抓住本质和关键环节。二是要认真总结团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具备历史认同感和国际眼光。三是要把握现实突出问题,把症结找出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谦虚谨慎,扬长避短,严格自律

谦虚谨慎是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团干部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即努力工作又不断总结自己。一个人能力毕竟有限,每个人都有“盲点”和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因此,共青因干部在工作中要善于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的强项,突出自己工作的特点和风格。在工作中还要善于取长补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创新思路、开阔胸襟,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广大团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懈进取的精神状态。

(五)总结积累,大胆创新

能力是一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达到—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掌握了规律再去做工作,工作的预见性、目的性、可行性就清楚了,就能够轻车熟路地完成任务。规律的把握在于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明确新的目标。当代青年,祟尚个性和创造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共青团工作,就要提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共青团干部应当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先进分子。

总之,共青团干部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不是朝夕之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能达成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1]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刘晋伦.能力与能力培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张修学.共青团干部的素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4]赵伟鹏.领导者任职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胡锦涛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