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家族的哭嫁习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谈土家族的哭嫁习俗

邰玉梅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我国的许多民族婚俗中都流行“哭嫁”。然而,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就属土家族的哭嫁。“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一种习俗民歌,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从土家族哭嫁习俗的由来、哭嫁的原因以及哭嫁的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哭嫁习俗;女性;原因;功能

土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民族,因为它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缓慢。也恰因此,土家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而婚嫁习俗中的哭嫁便是其代表。哭嫁习俗是土家族地区的传统婚俗,它不仅是土家族女性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过渡性礼仪,也是土家族女性从未婚角色向已婚角色转化的过程。

一、哭嫁习俗的由来

哭嫁的其由来已久。但至于哭嫁这一习俗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至今无确切史料证明。关于哭嫁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产生的,把它称为过渡婚姻。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成功的过渡就宣告了女性为主的社会彻底结束,在这个阶段土家族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便在出嫁前聚在一起哭诉自己的不幸以及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权制逐渐地巩固和发展,这种抵触就慢慢的演变成为一种婚礼仪式即哭嫁习俗。也有些学者认为是在古时抢婚中形成的,称为掠夺婚姻。女子遭抢时的哭喊,悲恸,求告无依。代代相传演化便成今日哭嫁礼俗。哭嫁歌发自于土家新婚女子的内心感受,是对不合理、“不道德”丧尽“人伦”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二是,相传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做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有人说,这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三是,认为是一种巫术信仰,以歌舞娱神。土家族人深信“女子出嫁不哭,不利于夫家”。因此在出嫁之日,须“脚踩豆腐箱,手拿长香拜神龛。脚踩堂屋中,手拿长香辞祖宗”。每一种说法都不能全面的概括出土家族哭嫁习俗由来产生的原因。文化习俗的产生都会有它一定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说某一个因素就让某种习俗产生了。

二、哭嫁的原因

作为四大喜事之一的“洞房花烛夜”,本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但是,土家族的姑娘却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又是为什么呢?综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对婚姻不美满的哀叹。男女之间因为性别而产生的差异影响着男女之间的角色规范。在一个家庭中,女性除了做家务和养育孩子,没有什么权力。此外,女性没有自主选择配偶的权利。因此,她们借机怨婚姻的不自主,表达自己的反抗,道出土家妇女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情。哭嫁歌中并没有很多直接指斥封建婚姻制度的歌,她们也不愿意直接指责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就出现了骂媒人。而且,会用恶毒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板栗开花球对球,背时媒人想猪头。

媒人是个赶仗狗,吃了这头吃那头。

豌豆开花双对双,背时媒人想鞋穿。

青布鞋子有一双,媒人穿了烂脚掌。

鞋子里白外面青,媒人穿了烂脚筋。

(二)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和害怕。想到自己从此要离开所熟悉的一切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想到给别人当媳妇,想到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命运,内心所产生的逃避和恐惧感。加之已婚姐妹的借歌哭诉的凄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新娘“未吃黄连也知苦,没做媳妇也知难”。她们熟知媳妇非人的痛苦处境:不仅是肉体上所要承担的繁重劳动,生活上忍受煎熬和饥寒,而且精神上还受到非人的折磨。“苦尽了,累尽了,人家还要轮睛鼓眼横眉毛”“世间只有黄连苦,我比黄连苦十倍;世间只有草籽贱,我比草籽贱十倍。”[7]况且这种痛苦不是暂时的也不是短暂的,所以让新嫁娘心里充满着无限的恐惧。

(三)亲情的难舍难分。因为要离别,平日不曾给予过多关注的亲情此刻历历凸现,感亲恩、伤离别成了新娘情感宣泄的基点。十月怀胎的辛苦、养护的艰辛,件件往事、点点细节都浸润着父母的深情。做女儿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内心深处溢出:

我的阿捏啊,

你把我从小抱大,

手臂都抱得发紫了;

我的阿巴啊,

你把我从小背大,

肩膀都背得脱皮了。

寨前寨后,

哪儿没有抱去过?

上坡下坡,

背笼何时放下过?

……

为什么不肯多带我几年,

让我早晚服侍在跟前?

(四)受习俗的约束。由于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婚姻观念的更新,男女的结合对于娘家和婆家而言并无太大差异。然而,哭嫁却作为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仪式延续下来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妇女的地位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打破了封建的婚姻制度,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得到了保障。“哭嫁歌”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一定的变异,其内容和形式都与过去有所不同,更多的是注重“喜”而忽略“哭”了。同时,哭嫁是土家族祖上遗传下来的习俗,是传统的“摆设”,是仪式的需要,同时也是祥瑞的象征。

三、哭嫁的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写到“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用得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8]。哭嫁这一习俗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系统中久远的流传,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对于文化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角色转换功能。在由“女”变为“妇”的婚礼上,土家族的“哭嫁”显然成为一种心理承重和心态转变的手段,帮助女性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哭嫁仪式作为一个分界点,分割开了女性的少女、新娘和母亲截然不同的三大生命周期。凭借哭嫁这一生命礼仪,土家女子完成了社会角色的定位,成为土家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的分界标志。所以说,哭嫁是标志着土家族女性人生转折的象征仪式,起到了角色转换的功能。

(二)文化传承功能。哭嫁歌是一套系统的艺术形式,大致都包括哭开声、哭爹娘、哭哥嫂、陪十姐妹、哭骂媒人、哭上轿等一系列内容。哭嫁期间是家庭和家族成员进行互动的良好时间。土家族无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主要是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承与传播的。从哭嫁习俗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土家族婚俗变化的脉络;从哭嫁歌内容的变化可以厘清土家族社会历史的变迁的脉络。

四、结语

哭嫁习俗不仅是一部土家人的“史诗”,更是土家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哭嫁习俗将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土家文化变得富有生命力。“哭嫁歌”经过历代传承,不断更新,已成为土家族婚俗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会给人类的文明留下一种永远铭刻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杨智.土家族哭嫁习俗中的女性成人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0.

[2]杨泰黔.从土家族的哭嫁婚俗解读土家女性世界.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69-71.

[3]汪保忠.土家族女子哭嫁婚俗论.民族艺林,2014(03):47-50.

[4]肖丽萍.论土家族“哭嫁歌”的伦理意蕴及其现代价值.伦理学研究,2013.

[5]龙仕平,陶红.简析土家族女性心理情感变化轨迹——以土家族“哭嫁歌”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3.

[6]林继富.《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7]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土家族土司史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土族古籍之三》长沙:岳麓书社,1991.

[8]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邰玉梅(1994年5月—),女,汉族,山东五莲人,2016级民族学研究生,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