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研究

雷建国

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之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易感因素的主要内容。方法:收集我院的100例患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分析。结果:从相关实验数据可知,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手术之前是否出现肠梗阻,是否使用3-4代头孢霉素与碳青霉烯类等相关药物。结论:性别、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手术之前是否出现肠梗阻,在手术之后长时间使用光谱抗生素是造成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对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提前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并保证相关的治疗工作更加有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对症并且不会对其肠道造成影响的药物。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术后;肠道群群失调;易感因素

肠道中的菌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正常成年人的肠道之中会有大概1014个细菌群落,其中会包含各种各样的细菌,例如需氧菌与厌氧菌等都会涵盖其中。胃肠道正常菌落会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关系,也是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之后,患者的胃肠道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在手术与围术期等过程中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会使患者的肠道菌群出现失调的情况。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就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在出现这一情况之后没有快速的处理,就会导致患者体内细菌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变,最后可能使患者因为出现非常严重的感染而死亡。现就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对患者的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2方法

就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将患者的实际信息补充完整。所选择的患者主要需要就其以下几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性别、年龄、手术之前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术前肠梗阻、术后感染、抗生素使用种类与时间等因素。

1.3诊断依据

通过分析临床实际情况与患者的大便涂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分析,按照严重程度可以主要分为3度:第一种是只有细菌定量方面出现一定的变化,在临床中没有出现不适情况或者仅仅出现了轻微的排便异常。肠道之中的正常菌群有一定的减少,但是只是短暂现象,在一段时间之后,没有病因影响可以自行恢复。第二种是肠道之中的菌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一些并非肠道之中的常驻细菌出现了大量繁殖的情况,使得菌群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调,在对主要原因进行调控之后却依旧没有获得明显的改善,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转变成慢性肠炎等疾病。第三种是肠道之中的正常细菌逐渐消失,而一些并非肠道之中的正常细菌出现了大量的繁殖,并且最终造成感染现象的出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将连续变量进行分类,将其转变成两分类变量,通过logistic两分类反应比那辆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本次所选的100例患者均为出现菌群失调的患者,有关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与低热等情况,而且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大便经常呈现出水样便、脓血便等,患者的主要数据见表1。在本组患者中,临床中出现症状患者经过相关的检查显示Ⅱ度菌群失调患者有28例,Ⅲ度菌群失调有72例,详细数据见表2。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都比较好,所有病例经过相关治疗工作之后均痊愈出现,并没有出现死亡等严重情况。从相关分析可知,肠道菌群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男性的风险几率明显的高于女性。抗生素使用超过10天,这一情况的几率也会有明显的增加。术前肠梗阻长菌群失调的风险同样会有所增加。如果使用了3-4代头孢菌素或者是碳青霉烯类等药物,肠道菌群失调的风险同样会提高很多。

表1患者临床资料

3.讨论

对于正常健康成年人来讲,其胃肠道之中会有非常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形成的菌落也就是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会与人类的身体情况产生非常重要的联系。其通过一定的动态生理平衡会对人体微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的防止肠道之中的细菌或者是毒素出现位置转移等情况。如果在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时,肠道菌群与素组和外部环境之间会呈现出平衡的状态,而这一平衡也可以进一步的维持人体健康,使人的健康与发展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从相关研究中可知,在人体受到一定的因素影响下,就会使人的肠道菌群出现失调的情况,而失调之后,人的健康往往会受到影响。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肠道动力不正常、胃肠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与手术等外界创伤[1]。

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来讲,其消化功能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很多的患者食欲会有明显的下降或者是其他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不足,会对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造成较大的负面作用。而患者如果出现了消化道不全梗阻等情况之后,使其必须使用一些低纤维素的食物,借此降低腹胀等情况的影响,但是因为缺少纤维素又会加剧消化道生态平衡的保持[2]。在进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冲洗或者是重建吻合等工作,这一情况就会对患者体内菌落生存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使其出现迁徙与交融的情况,对其生态平衡来讲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进一步的加重了菌群失调出现的可能性[3]。

抗生素对于菌群失调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引发因素,抗生素在抑制或者是消灭细菌的过程中并没有较强的特异性,所以在消灭致病菌的同时对人体之中的正常细菌同样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在长时间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过程中,同样非常容易造成菌群失调的情况[4]。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使用3-4代抗生素或者是碳青霉烯类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有明显的提高,而使用时间超过了10天这一风险会呈现出激增的状态[5]。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广谱抗生素不能作为预防性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是治疗性的药物,在使用广谱抗生素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两方面的因素基本上会同时对患者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会造成胃肠道菌群失衡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从相关因素的情况方面着手,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对相关因素重点进行相关的治疗,降低在进行胃肠道肿瘤手术之后使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等情况,使患者在出现相关情况的初期就可以接受治疗,并且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垒,彭贵主,叶啟发.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7,11(02):114-118.

[2]潘云,邓洪强,王文美.新生儿肠道手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4(26):5012-5013.

[3]何彦坤,孙晨阳,张帆.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03):182-186.

[4]吴演清,钟文毅,郭国城.谷氨酰胺对腹部术后肠道顺应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01):76-78.

[5]武永胜,邵欣欣,田艳涛.机械性肠道准备对胃癌患者术后影响的相关研究[J].癌症进展,2017,15(01):59-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