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小学高段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试析农村小学高段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邵丽娟

邵丽娟

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中心小学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学科,对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本文将试析农村小学高段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段作文;生活化

作文是人类语言表达的高级形式,其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日常的生活,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作文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也进一步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农村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生活化。作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生活化的作文思路。故此本文将从农村高段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两方面进行试析。

一、农村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标准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语文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语文学科素养包含了语言的构建、思维的发展、鉴赏能力和文化的理解四个方面,在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中将生活化融入其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1]。

(二)农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

农村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本身具备活泼好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乐于探究的性格特点,在加上生活在农村,农村小学生与大自然更为贴近,具备浓厚的生活气息。可以说农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一步的决定了语文教师在日常的高段作文教学中,将生活化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符合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2]。

(三)考情的需要

小学语文是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的考试科目,而作文又在语文试卷上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也进一步的要求语文教师加强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视。作文作为语言的艺术,其写作的情况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积累,但由于每个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存在着差异性,作文往往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难题。许多小学生存在着没有作文构思,作文书写内容不够的情况,这是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语文教师将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生活化,丰富了小学生的创作素材,有利于小学生在语文考试成绩中发挥更好的成绩。

(四)小学语文作文本身的特性要求

语文作文作为文字类的语言艺术,是语言构建表达的更高层级,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语文作文本身就具有生活的的特性。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高段作文教学中,要将生活化融入其中,使小学生所写的作文更具生活气息[3]。

二、农村小学语文高段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主要面临的是高年级学生,这时对于学生的作文行文结构与语言艺术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在高段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行文的思路与语言艺术的积累,语文作文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丰富行文的思路和语言。

(一)素材积累生活化

目前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着捏造故事情节,故事缺乏生气和情感,甚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完全脱节。这是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生活化素材的积累,再加上学生的二次创作故事情节的能力较弱,这也进一步的要求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行文能力和语言艺术要从生活化素材的积累开始,为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小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农村小学生本身与大自然更加接近,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同学之间的一起玩耍的趣事也比较多。虽然农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素材比较多,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受制于师资水平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够经常读到课外读物,语言行文基础和素材收集能力比较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培养收集生活素材的能力[4]。

1.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农村小学生在收集生活素材的能力上有所欠缺,这也进一步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素材收集能力时,着重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素材。

例如:农村的学生大多看过大自然四季变换的美景,教师在以四季为话题进行作文教学时,将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根据山林、溪水的变换来进行写作,让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去描绘身边的生活。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日常生活观察能力,直接提高了学生生活素材收集的效率。

2.培养农村小学生写日记与周记的习惯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写不出来,确实是因为他“无事”可写,没有对日常的生活素材进行积累和加工,到了写作的关键时期,就不能将身边的事情进行提取加工为写作的素材。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发生在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仔细审视身边的日常生活,这些记录下来的事情也就为学生很好的积累了生活中的素材。小学生写作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才能使作文更加富有生活化的气息和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日记与周记进行批阅,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时间,让学生在课上朗读自己的日记、周记,以此来培养学生写日记与周记的习惯。

(二)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评价生活化

1.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

作文评价是高段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审视自我与提高自我。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作文评价过程中要从写作技巧、行文构思、遣词造句、情感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写作水平。

例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之间互相点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最后鼓励学生结合师生的评价到讲台上进行自我评价。

2.以激励为主的正面评价方式

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要以学生的水平为准,主动寻找学生在写作中的亮点,将写作亮点勾画出来,并给予正面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同时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评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写作方向,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具生活化。

例如:对于优秀作文,可以将其展示在黑板宣传栏,用广播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写作中寻找到快乐和自信。

3.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在高段语文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原则,从而提高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的成功率。

例如:教师可以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说:“不要着急,好好思考你要写哪件事,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在脑海中好好的想一想,在纸上列出来”,由此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在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可不可以在文中加些古诗、名言”由此来引导学生丰富文章的内容。

(三)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生活化——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异各不相同,这也就给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式教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将学生分为行文能力较差、具备行文能力、具备行文能力与语言艺术三种层次。教师可以将每一层次划分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当选组长,来进行小组成员作文的修改与评价。

语文教师在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修改与评价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训练,选取教材中的文章来进行有效的师范,例如《桂林山水》、《走进丽江》、《五彩池》(S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这三篇文章作为例子,让学生掌握作文评价要从行文的结构、流畅性、艺术性三方面开展。同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阅读自己的作文,介绍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与修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为每一个小组制定不同的生活化高段作文学习目标。例如:第一层次的学生要重点注重生活化素材的积累,学会如何流畅的写作;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行文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积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艺术,让作文更具文采;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学生具备行文能力和语言艺术是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天赋,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进行生活故事二次创作时更加生活化和情感化。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要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农村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生活化是符合社会的各个需求与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基础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农村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行文能力与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刘玉芬.小学高段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究[J].中外交流,2018(15):233-234.

[2]张亚莉.探究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8(79):63.

[3]车宝玲.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研究[J].文存阅刊,2018(16):90.

[4]杨盼盼.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J].中外交流,2018(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