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公园营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浅谈《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公园营造》

李育辉

广西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公园的现有设施陈旧、布局杂乱、功能不足、管理混乱等问题日渐凸显。如何协调城市公园与人们城市生活需求的关系,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贵港市南山公园风景区现状分析及改造设计,探讨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及改造的方向。

关键词:园林;城市公园;使用现状分析;改造设计

城市公园是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能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够有效抑制粉尘及汽车尾气,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有力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一、南山公园项目背景

1.1设计背景

南山公园位于贵港市中心城区以南5公里,东以同济大道为界,南临南环大道,西临中山大道,北临城南大道,此次规划用地范围约为73.26公顷。是以“石室虚旷,岩穴幽奇”而闻名的旅游景点。南山公园主要由四峰山围合而成,山形错落林立,嶙峋争奇,园内有天然或人工的湖泊,园中南山寺是西江沿岸的重要佛教圣地。

1.2区域自然条件

南山公园所在的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贵港市地处东经109°11-110°40′,北纬22°39′-24°02′.贵港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平均气温21.5°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年均降水约为166天,最大风频向为东北风和北风,强风向为北风。南山地貌为发育比较典型的岩溶地貌。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体现为辅,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为主的指导思想,通过对,长、宽、高、时、空、意(即景园六要素)作精心布置和创造,从而体现中心,达到个性与共性的高度协调统一。因地制宜,根据现状自然条件特点及不同层次游人的需要,从生态意识上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将文化艺术与自然山水相互结合,创造出山水与人文相互交融的园林意境。

通过多样性的规划设计,实现城市生活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相互渗透。构筑舒适宜人的自然优美的休闲空间,使南山公园成为贵港市的形象窗口,提升城市知名度及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尊重及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及地物特征,以植物为主要素材,强化山体植物特色,突出自然美,并紧扣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增加游乐项目及观赏内容。同时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宗旨,以生态学、植物学理论为指导,注重历史文化内涵,追求现代休闲品位,合理、科学、艺术地进行总体布局、统筹安排,用最新的造园手法创造一个多功能、独具特色魅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公园。

三、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

3.1总体布局

南山公园总体规划布局以现状的四峰山为核心,根据用地性质和周边市政路网合理的规划四个入口;同时结合现状地形和自然条件将整个景区合理规划为一区五园的布局结构特征。

一区即:贵港市南山—东湖风景名胜区南山景区。

五园为:佛教文化园、山水休闲园、民俗风景园、主题娱乐园、植物文化园。(此次规划以核心区、山水休闲园、佛教文化园入口、主题娱乐园及入口为主。)

3.2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考虑为游客及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观赏、活动的空间并均衡布置各类项目内容,使植物环境有特色有变化,达到步移景观异的目的。总体概括为“重游乐,多项目;慎造地,巧理水,广造绿,精创景,尊传统,赋新意”。

拟规划建设:佛教文化园、山水休闲园、主题娱乐园三个园区,并根据园区所需特点合理规划,以原有的景点地形地貌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根据需要适当布局景点,形成南山公园旧景有看头,新景有内容的格局。

四、交通及绿化方面的规划

1、交通规划

1.1出入口设置规划:综合考虑公园周边关系及城市道路规划,结合现状,将公园规划四个大门入口——即分别为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其中即南门,此次规划重点大门,集散广场及大型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占地约24508平方米)设置在景区西南侧南环大道;在景区的东侧同济大道规划设置东门(含售票管理房、大型集散广场及临时停车场,占地约8376平方米),同时在中山大道景区西侧规划设计西门(含售票管理房、入口广场及大型生态停车位,占地约11187平方米),即满足景区的人流、车流等交通要求,又方便游人出入。

1.2、游线组织:游线在满足交通便捷的前提下,尽量串成环,不走回头路。

1.3、公园(园内)设置停车场(汽车、自行车),场地占地10860平方米,可停靠汽车525辆(其中北面入口98个、西面入口184个、南面入口243个),自行车286辆。

2、绿化规划

2.1贵港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南山风景区的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符合植物生态的科学性。突出地域性独特的风格,形成四季常绿、季相分明、鸟语花香的亚热带园林风光特色。同时严格遵循生态保护为主,增植为辅的规划思想。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实行乔、灌、花、地被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景观。充分体现时代性,自然、大气、生态优良,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

2.2根据不同景观节点,因地制宜营造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注意植物配植的艺术性,合理密植,空出主调,加强管理,注意远近绿化效果。同时,在尽量保留现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的基础上,按照总体布局各分区的功能要求,每一个分区都有其特点。比如:主题娱乐园规划布置名树园草坪广场、果树园、桃花园、桂花园、棕榈园。植物选用树型优美、具有观赏性的树种(枫香、红木棉、榕树等);佛教文化园选用与佛教文化有关系植物,及高大整齐的具有亚热带风光的棕榈科植物,手法采用对植、列植,配以几何开关的绿篱,空旷的大草坪,强调一种庄严、安静的气氛;山水休闲园结合地形、道路、岸线配植,疏密有致;色彩上,选用绚丽的开花乔灌木及草本花卉。

六、结术语

贵港市南山公园是以佛教古刹“南山寺”为文化依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山体、湖泊为特色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是以创造生态的山水园林、城市及特色文化休闲为目标,以自然景色为主基调,利用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特色,同时挖掘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打造一个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旅游精品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南山公园的改造提升,在维护生态持续利用及继承发展原有景观资源的前提下,运用现代园林手法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以多类型的园林空间为游人提供了更加方便多样的活动场所,有效地将公园景观与城市景观协调融合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创造出了富有现代园林艺术内涵的公园景观,同时注重公益性和服务性,达到合理改造、可持续发展、协调城市景观的目的,对城市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玲.走出城市园林建设的三大误区[N].光明日报,2007-09-12-05.

[2]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滨谊.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景观化思路与实践[J].城市规划,2007(7)

Ⅰ12.

[4]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