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研究物理的终极目的是属性

王光辉

云南省永善县一中王光辉

我就说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乱七八糟地研究吗。殊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有区别的是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还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而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于其他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在许多人那里是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生气地对我说,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他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论文《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时,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

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的“混沌”,能算“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的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