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

任丽萍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没有国民素质的竞争优势,就没有其它方面的竞争优势。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事实上,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出现了以教育变革带动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

势。处于转型期发展中的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多人开始把审视的目光投向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期,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素质教育是新世纪的时代呼唤,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提供首创的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物的综合能力,中国社会需要的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哈佛大学的经验及启示

哈佛大学一贯重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截止到1998年哈佛大学就已经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世界上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1]它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非听即记的教学模式,构建指导性教授与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前布置课堂讨论题目,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哈佛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方法,在学生成绩中,课堂发言占总分的25%~50%。因此,为了争得发言机会,学生们往往唇枪舌战,竞争激烈。哈佛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日益重视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带着一种专业敏感和责任感对中国教育开始理性反思。就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过程,文秋芳曾以如下图表作了简要勾画:80年代末以前→80年代末提出→90年代末提出高级英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以技能为本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应用型人才适应型人才改造型人才[1]文秋芳的上述勾画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把创新型英语人才作为新时期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理所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未能走出一个误区,即将英语教学等同于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综合英语课程定位于纯语言技能课。一个典型的隐喻是:学生是空杯子,等待教师往里灌。然而,学生被灌输的英语词汇、句法、语法知识很多,却不能进行恰当的对话交流,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知识面窄,视野不宽,思维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差,面对这种形式,教育界人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探究式学习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它抓住了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寓知识、智力、人格个性培养于一体,对目前英语教学所存在的弊病无疑是对症下药。

三、探究式学习

1.概念

探究式学习英文inquirylearning中inquiry一词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质询、寻找)。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

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2]对于探究式学习的概念,按照目前引用较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是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2.引入

对于探究式学习,长久以来人们进行了不断探索,但真正对探究式学习进行系统研究,则始于20世纪初,尤其是杜威所进行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值得重视。有学者评价杜威说:“尽管自他以后,各类作者用问题解决、归纳法、批判性和反省性思维、科学方法或概念学习来指称探究,但从很多研究及学校教育计划来

看,探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均不出杜威当年的论述。”[4]杜威强调“做中学”。但他的“做中学”并不是在机械的技能操作中学习,这个作为学生学习情景脉络的“做”不是单纯的动手,杜

威还特别强调动脑,强调反省思维,强调主体在与外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反思。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我们怎样思维》,可见,在权威那里,“做”实际上是探究,“做中学”就是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建知识。“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就是“探究中学”(learningbyinquiry)。

3.探究式学习的基本过程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本质上是建构的,是认识主体在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新的学习观认为,对于所要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拥有许多相关的经验或原始观念,尽管这些观念可能是粗糙的不太正确的,但学生决不是白板;学习不是把知识由外部传输给学生的过程,相反,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

和原始观念为基础,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学习应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起点,主动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大厦。其基本过程的基本框架示意图如下:

4.教师的责任

在学生自主探究开展之前,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准备好探究的材料或创造探究的情境;在学生自主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并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与反应,在仔细观察学生表现的基础上,

对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学生探究时,有时也需要教师适时地提供一些建议、暗示、必要的信息等。但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反思的机会必须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它是渗透性的,弥漫于四、教师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进行教学皮亚杰在《教育往何处去》一文中说:“所提倡的教学方法越好,教师的任务就越艰难,好的方法要求教师既要对他所学的有高度专门化的知识,同时又要对他所从事的职业有真正的爱好。”[5]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好比催化剂一样促使学生探索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灌到学生的脑里。这就要求教师认清自身与学生的地位关系,并且做一名杂家,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1.外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

外语教学活动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但学生不是教师改造的被动的实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其发展要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其实践结构的模式是:教师——教育内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发生两种关系。一是与教育内容之间的“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二是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教育内容为中介而建立的“主体——主体”的交往关系。[6]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识、改造受到教师对教育内容的调节和影响,当他们对教育客体共同发生作用时,就产生了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构成的则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反映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理解、融合的关系。教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形塑,而是主体间的自由交往、和谐共存。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完美理解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是通过心灵体验而达到人的心灵的相通、精神的相融。

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韦斯利(Wasley)和同事(1997)在花三年时间跟踪调查了一批高中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老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时,学生似乎受益最多。他们发现,如果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厚,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学习上。[7]关于学习的理论非常多,我们大致可将他们归纳为行为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学派三大派,各派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我们可将最广泛接受和运用的八种教学方法罗列如下:讲解(presentation)、讨论(discussion)、独立学习(independentstudy)、个别化指导(inpidualinstruction)、合作学习(cooperativeearning)、发现学习(discovery)、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和直接指导(directinstruction)。以上仅是简单列举,其他还有多种常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康纳德·R.克里克山克等合著的《教师指南》一书中所列的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就达32种之多。在此我们并不探讨哪种教学法好,只是提议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理论上的探究式学习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变形或变式,实践中创新意愿强烈一些的教师会把探究式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如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英语知识、英语技能之后,给学生归纳出一些综合性的、情境化的、较为真实自然地探究情境作为实战演习,而其他教师可能仅将其作为教学实践的一个点缀提

出,有限的课堂时间经常限制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发挥,这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也会打击一些学生等等。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有的局限性还是由现有实践条件造成的。但是为了完善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为了完成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唐燕玲.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8

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严守戢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4[瑞典]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二卷).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35

5[瑞士]皮亚杰著、卢睿选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37

6白臻贤.外语教学的主体间性维度.外语学刊,2008.1

7康纳德·R.克里克山克、德博拉·贝纳.詹金斯、金·K.梅特卡

夫著、祝平译.教师指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