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师的情感教学马茂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浅谈数学教师的情感教学马茂红

马茂红

(白山市第十六中学,134300)

人的感情是丰富的,影响情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就数学的情感因素而论可以分为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和数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两类。

所谓数学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结合实践,谈些认识。

一、用教师的爱,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情感是具有感染力的,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热爱教师。教师要把爱洒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尤其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爱。

二、用教师的“导”,保持学生的学习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组织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习活动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推到主人的位置,给学生思考、发问、答问、动手操作等机会,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练的被动局面。在学生认知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结论,评价效果。总结问题。只有满足了学生精神世界中探索与创造的需求,健康的学习情感才能得到保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改变数学教学呆板、单调的缺陷,让学生时常有新感觉,以增强学习数学的情趣。在数学中若能经常变换数学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手、脑、眼,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过程将变的轻松愉快,生动活泼。

三、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需求。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的情绪,而且会增强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个体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因为每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其实都是对其成功行为的强化。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给每个学生以成功体验。

四、利用数学史赋予数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常给人以“庄严”,“神圣”甚至“神秘”的感觉,似乎他们一开始就是以这种完美无缺的样子,被供奉在数学的殿堂里,不断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其实不然,在数学课本里出现的定理、法则、公式等,也都是人们在长期征服科学的道路上,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失败,反复琢磨、探索后取得的,甚至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逐步趋于完善的,其中不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创造才华,也凝聚着他们对真理、对科学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毅力、热忱和献身精神。在这些知识背后,往往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数学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背景材料,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数学知识与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历史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背后的趣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也非常有趣”。

五、用科学的“美”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

数学中的数、形、定律、法则等等,蕴藏着抽象的美、对称的美、序列的美、平衡的美、规律的美。在数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充分的体现美,并引导学生主动的欣赏美。在数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与数学内容有关的幽默、笑话。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六、保持快乐,饱满的情绪状态,利用教师在数学中的情绪主导作用,以求情感共鸣。

在传统数学中,有不少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数学中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影响,也没有考虑过自己在数学中保持怎样的情绪状态为佳的问题,这一切似乎都处于自然状态。这在客观上,就没能有效利用通过情感感染来带动学生,并使之处于积极化的状态之中。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减轻负担,布置作业时,要精选典型题目,避免“题海战术”,使学生从没完没了的解题中解放出来,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数学情感教学应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使平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数学潜能,激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高效课堂的质量。数学情感教学应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使平淡的教学变的生动丰富,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数学潜能,激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高效课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