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两亿童工近似奴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7-08-18
/ 2

全球两亿童工近似奴隶

晓殷

据国际劳工局统计,目前,全世界5至17岁的少年儿童中大约有3.17亿人正在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其中2.18亿可被视为童工,大约占全世界少年儿童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些童工中有1.26亿人从事着对心理、生理和情感发展有害的劳动,其中许多人更从事着被国际劳工局称为“最恶劣的工种”,如被迫贩毒、参与武装冲突、卖淫,或者在小型矿场和采石场从事危险工作。

从统计数据看,占全球童工比例最高的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而亚洲雇佣童工的绝对数最大,约占全球雇佣童工总数的60%;令人吃惊的是不少发达国家也在雇佣童工,而且这一现象还有增多的趋势。

美国:人口拐卖猖獗

每年有大量的妇女、儿童被拐卖至美国,备受奴役和折磨。美国中央情报局1999年11月提供的一份报告说,每年有多达5万名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妇女和儿童被以各种虚假的理由拐卖到美国,被迫沦为娼妓、受虐待的劳工或佣人,最小的只有9岁。尽管最近两年有多达10万名妇女儿童被拐骗到美国,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但政府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所涉及的受害者不超过250人。

贫困严重困扰着美国儿童。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9个成员的调查,美国儿童的贫困率位居第二。1998年美国儿童的贫困率达18.7%,比1979年高出2.5个百分点。目前,美国有1300万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比1979年多300万。据报道,美国有15.2%家庭的儿童忍饥挨饿,有16.3%的家庭6岁以下的儿童没有足够的食物。有100万未加入美国国籍的移民儿童没有医疗保险。美国有上百万儿童到处流浪,处境险恶。其中,有40%的流浪儿童年龄不到5岁;20%的流浪儿童挨饿;20%的流浪儿童的家庭没有医疗保险;10%的流浪儿童目击过杀人、枪击、强暴或谋杀案,25%的流浪儿经历过家庭暴力。

美国至少有29万儿童受雇于环境危险和条件恶劣的工厂、矿山和农场。农场童工经常一天工作20小时,并冒杀虫剂中毒、受伤和终生残疾的危险。他们占美国童工的8%,却占职业死亡的40%。在美国农场劳动的儿童中,只有55%完成中学学业。每年发生在农业领域的童工侵权案件估计有100万件,而美国劳工部列举的1998年度童工侵权案件仅104件。


英国:现有5000儿童性奴隶

据英国相关报道,全球各地的人口贩卖团伙每年将数以百计的儿童从非洲、亚洲和东欧等地贩卖进入英国。而这一数字只是保守估计,实际数字有可能更高。许多不知情的父母支付了不低于3000英镑的费用,将自己的孩子交到人口贩子的手里,因为后者承诺这些孩子将在英国过上更好的生活,并有能力给家里寄钱。

从伦敦到利物浦,从曼彻斯特到纽卡斯尔,上述这些地方的许多“血汗工厂”、毒品加工厂以及部分私人居所里都可以看到这些童工的身影。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只有6岁。据悉,人口贩子使用走私和办理假护照两种方式将这些儿童带入英国。一旦落脚,他们就立刻被迫投入到繁重的劳动当中。这些童工的居住条件极其恶劣,并随时有可能遭受来自身体和性方面的虐待。

英国目前有超过5000名儿童被迫充当性奴隶,还有数以千计的儿童被犯罪分子运送到英国用于交易。英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儿童性奴隶交易的中转站。那些被犯罪分子操纵的儿童有的只有5岁,这些孩子们被拐骗来,稍有不从便会遭到犯罪分子的毒打,随后被卖到其他国家从事色情交易,或者在当地充当性奴隶。

调查显示,全球儿童性奴隶交易现在一年就能获得50亿英镑利润。它已经成为仅次于毒品交易的第二大国际犯罪行业。

印度:年幼童工缝制时尚

调查显示,印度童工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5%、劳动力的3.15%。印度全国目前有1270多万年龄在5岁至14岁的童工。在这些童工中,有20.28%的人从事农业、渔业和林业工作,只有14.07%的童工接受过教育。1991年至2001年,印度童工的数量上升了10.68%。童工不但收入微薄,而且境遇往往都很悲惨。

印度早有法律明文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雇佣14岁以下的儿童。但迄今为止,只有4000多例非法雇用童工的案件被判决。且其中大部分仅仅被判罚款——数额不超过4欧元(约合40元人民币)。据报道,印度近20%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童工创造的。

贫困、债务和被边缘化等经济和社会原因,是造成印度童工泛滥的根源。以人口贩卖最为猖獗的比哈省为例:印度北部的比哈省素有“野蛮比哈”之称,是印度最贫穷的省份之一。洪水、饥饿、失业、人口贩卖贸易和强盗集团构成了比哈省的日常生活图景。每年,数以万计的儿童从比哈省被贩卖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在手工作坊里,童工们缝制出各式时尚而廉价的服饰。


非洲:童工全年无休

非洲西部和中部有很多小奴工,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需要和自由都被剥夺,遑论上学。其中,女孩大多被送去当佣人、面包烘焙工或雏妓,男孩则多担任农场工人、推车手和矿场里的清道夫。在渔业、矿业、可可和稻米种植业以及街头市场上,都能见到这类小奴工的身影。

非洲童工市场规模庞大,国际劳工组织于2002年所作的一项研究估计,仅科特迪瓦一地,便有近1.2万名童工被卖到当地的可可农场当苦力。这些童工在当地举目无亲,他们的工作包括:用弯刀清理田野、喷洒农药以及切开可可取出可可豆。联合国儿童基金今年2月的一项分析表明,由于利润颇高,非洲西部和中部的童工买卖增长快速,其中一部分是由有组织的网络在控制,交易范围跨越了国界。

近年来,非洲各国纷纷制定对付人口贩卖的法律。去年,有近200名人口贩子遭起诉,人数为2003年的4倍。查缉童工买卖的工作也日趋积极,例如布吉纳法索,警方于2003年陆续救出644名童工。不过非洲当地的官员们表示,被查获的贩卖童工案件,只占整个童工市场的一小部分。

童工现象是社会环境恶化的反映,战争、贫穷和疾病是产生童工的根源。无情的战争、凶猛的疾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使许多儿童失去了亲人。有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仅艾滋病就至少使1400万15岁以下的儿童失去了亲人,其中很多儿童被迫沦为童工。

多年来,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果,童工问题有所好转。国际劳工局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2000年至2004年间,全球童工减少了11%。其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进展最大,减少了三分之二。从1992年到2004年,巴西5至9岁年龄组的童工人数减少了60.9%,而10至17岁年龄组的童工人数也减少了36.4%。

国际社会在消除童工的斗争中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农业领域,目前每10名童工中就有7人从事农业劳动,而农业和家政领域使用童工现象容易被人忽视。此外,如何保护童工免受艾滋病的侵害和将青年就业与消除童工相结合,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